吴剑群
义乌市经济开发区学校 浙江 义乌 322000
内容摘要:小学音乐是一门重要的教学科目,学好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视听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品格,为其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音乐学科的课堂教学,不断优化音乐学科教学的方方面面,让音乐课堂成为小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提升音乐素养和塑造良好人格的沃土。本文就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和讨论,希望能为音乐教师的高效教学带来些许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应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一切学习方式都应该用符合儿童情趣的方式进行,这样的课堂才能有效。那么,我们可以采取哪些策略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效率呢?
一、培养学生热爱音乐,有效学习的前提。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什么比富有热情的学习更有效律了。只有学生喜欢音乐课甚至喜爱音乐时,他的学习效率才会超乎想象,其潜能也是不可估量的。所以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觉得引导学生喜欢音乐的责任非常重大。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热爱音乐。
常言道: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作为老师首先要重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要用心备课,用心体会,用心感受,用心教学。要自尊自爱,对任何一节课都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使学生无形中受到感染和影响。
(二)教师要把握音乐“美”的主线,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音乐的美,是一种艺术的美,把音乐的美的情感传达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与老师一同产生共鸣。
例如:学唱《我的家乡日喀则》这首歌时,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带学生一同走进西藏:一望无际的草原、茫茫雪域的壮丽,喜马拉雅山的雄伟,勤劳质朴的藏族人民、丰富的当地特产、珍贵动植物……直观的视频效果引来学生阵阵由衷的惊叹喝彩,清晰的画面配以李娜高亢的《青藏高原》激昂的歌曲,深深的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打动着他们的内心。而其后的踢踏舞视频学习,学生们更是兴趣盎然,积极参与。歌曲难点自然化解,学生还乐在其中。
(三)教师要以情制胜,在情感的推动下完善课堂教学。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穆塞尔指出:“表情在音乐教育中占有中心位置,音乐教育应当从表情开始。”教师少一分居高临下,学生就多一分自信与热情。学生是音乐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中只有做到了充分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从而呈现出健康有益的教学氛围。
二、把握课堂主阵地,有效学习的关键。
小学音乐课的有效教学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落脚点是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向课堂有限的时间要效率呢?我觉得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
其次是怎样有效实施,这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画龙点睛”之笔,教学各环节,教者应善于洞察学生而“事机展开,深挖细掘,见好就收”,做到“活而不乱”、“导而不烦”、“学而不厌”、“乐而不纵”。
三、及时合理的教学评价,有效学习的催化剂。
任何的评价都不是随意的,从课改之前的吝啬赞美到课改之后到处泛滥的“你真棒!”,教师们对课堂评价产生了许多误区,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也发现课堂的评价体系也越来越完善了,教师们对如何使用好课堂评价也有了自己的妙招。但其中都遵循着几点原则:
(一)评价的时机——音乐评价中美丽的翅膀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这样一句话:“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情绪积极学习。因此,只有找准了课堂评价的时机这对美丽的翅膀,评价才能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振翅而飞,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评价的形式——音乐评价中灵活的空间
音乐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评价中可灵活采用音乐会、才艺展、星星擂台、歌曲PK、音乐剧、师生音乐作品、音乐小评论、情景剧—通过这些结合多元智能的不同展示形式,对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都可以很好进行评价。
(三)评价的语言——音乐评价中舞动的旋律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展,主要是通过语言来激励的。评价的语言是一门艺术,十分重要。
1、赋予语言具体内容,提高孩子学习情绪
课堂上让每一次评价都有具体内容,让评价语言变得丰富多彩。如:“你们的声音太动听了!”“你的吐字比以前清晰多了,有进步!”……这样的语言让孩子们看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因而倍感自豪,情绪高涨,学习更努力。
2、巧妙利用“悄悄话”,给孩子一支强心针
音乐课堂中,学生在“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时,我们的评价更要注意用亲切和善的态度,委婉动听的语言。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
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不断的在新课改核心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对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教法和学法进行探究,积极地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分层化教学,给予学生较为人性化的关怀,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音乐课堂的趣味性和形象性,有效组织开展合作化学习,全面激发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活力,让音乐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形成音乐素养的乐园。
参考文献:
[1]张向东.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与策略分析,基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4).
[2]王海龙.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新课改下,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策略浅谈[J].才智,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