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筱洁 刘国宏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37000
摘要: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中医学影像诊断学作为一门必修专业课程,在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下,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未对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与积极性引起重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将其充分运用到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可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激发学生知识探究欲望,增强师生间、同学间互动性,进而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本文针对当前医学影像诊断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综述如下。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网络信息技术
在信息化建设与网络化发展背景下,在医学影像诊断学课堂教学中网络信息技术得到充分应用,且得到快速推广与普及[1]。网络信息技术作为资源共享与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医学资源共享以及医学研究环境中发展空间较大。医学影像诊断学主要借助医学资料及信息化影像图片,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医学阅片也是当前临床应用较广泛的医学影像学科技术之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大量医学工作者对患者疾病进行及时分析提供极大帮助[2]。作为新兴学科,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体系尚不完善,教学模式存在不足,对教学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效率与质量,我们将网络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结合,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取得理想教学效果。
一、医学影像诊断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资源匮乏
在传统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多媒体作为重要教学手段,在医学影像技术快速发展环境中,教学内容与难度不断增加,而且教学进度加快,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能记住和掌握的知识有限。在实践教学中需要从各系统获取大量教学片,费用较高,且教学片收集与整理工作,耗时耗力,且在长时间教学中,教学片反复使用,在此过程中无法避免会出现丢失、污染、错放、损坏等情况[3]。同时,在医疗技术与水平不断提高环境下,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社会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员需求量越来越大,医院院校影像技术专业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导致教师数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依然沿用传统“胶片+观片灯”的教学方式,受学生数量及教学时间限制,实施难度较大,对学生阅片技能的掌握和提高造成不利影响。
(二)教材内容相对陈旧
医学院校影像技术专业中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所用教材内容主要涉及CT诊断学、X线诊断学、MRI诊断学,其中CT、X线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学影像技术不断创新,范围日益扩大,新型诊疗手段层出不穷。部分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师,创新意识不强,在教学中沿用传统方法,不能根据当前临床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适时将本专业所涉及的新技术、新知识传授给学生,导致他们在进入实习期或步入工作岗位后,常有无所适从之感[4],因所学知识与临床实践不符,无法做到学以致用。
(三)实验实训设备落后
在医学影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医学影像检查设备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价格也不断提升,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医学院校影像专业实验室建设,普遍面临落后于临床发展步伐的问题,对临床实践与理论知识统一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网络信息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学中的应用
(一)实现网络教学环境与实践教学向融合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并有成为主流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在网络化教学环境下,网络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得到迅速发展,其具有确保医学影像信息资料高速传输以及无损保存特征,有助于学生对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现状的了解和学习,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与质量。尤其要注意,面对存在争议的教学内容、方式及不同种类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将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认知观念作为教学重点,以防学生自主辨别能力不强,在丰富多彩的网络信息海洋中迷失自我[5]。针对上述情况,建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网络资源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可将实际案例作为教学资源,针对同一名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的病例资料、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等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对医学影像学的特点和作用有纵向理解。除此以外,教师还可将同一疾病的不同影像学特点作为重点,为学生进行相关知识讲解,让他们对影像诊断学的作用和要点有横向理解,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辩证医学观念与思维,保持辩证医学态度,提升教学认知与教学质量。
(二)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知识探究欲望
在医学影像诊断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可将视频、文字、图像、声音等相关元素进行综合运用,从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的感官进行立体式刺激,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课堂注意力,在好奇心驱使下,学生会对教师所讲知识产生高度热情,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进行影像学表现相关知识讲解时,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理论知识的文字性介绍,在进行典型病例影像图片的展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6];通过视频形式让学生对各种影像检查技术的临床英语以操作方法有初步了解。采用微课形式将教学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知识以碎片化形式呈现出来,以每个主题为核心,制作短小精悍、主题突出的微视频,可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和观看,对于解决学生课上学习中存在的困惑有极大帮助。为了让学生对多发病与常见病的影像诊断相关知识有更清楚、明确的掌握,可采用案例教学方式:教师可通告微信、qq等网络平台,提前将课上所要讨论的思考题与自学提纲分享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主查阅资料或小组合作形式回答相关问题,最后根据课堂讨论情况,由教师对相关内容进行点评和总结。资料查阅有助于扩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其团队协作与独立思考的意识与能力。此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讨论和分析的机会,并让他们在此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消化相关知识,将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可使课堂氛围更活跃,对于增强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医学影像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环境中,传统教学模式在新时代背景下,无法满足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需求,医学院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自身经验与网络信息技术,对自身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将网络信息技术优势充分运用在教学实践中,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堂趣味性,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艾松涛, 曲扬, 范新东,等. 3D打印模具在本科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7, 16(9):904-908.
[2]任翠, 袁慧书, 郎宁.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 2018, 15(25):54-56.
[3]吴敬, 朱亚鑫, 曲波. 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与展望[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1, 41(5):390-393.
[4]张菁, 王秋霞, 陈浪. 基于图像的网络数据库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评价[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9(5):465-467.
[5]郑宵阳, 万静茹, 丛厚义,等. 信息技术支持的"交互式学习"平台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卫生产业, 2020,413(6):140-141+144.
[6]李玉双, 蒋高民, 赵绘萍,等. 论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 2017, 34(333):106-107.
《融媒体时代高专<医学影像诊断学>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2019年度吉林省高教科研一般课题(JGJX2019D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