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庞
义乌市香山小学 浙江 义乌 322000
摘要:伴随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逐渐普及,促使教育教学实现了信息化。如今,互联网+的运用促使小学阶段科学教学整体水平有效大幅提高,促使教学改革有效推进。在科学教学当中融入互联网+,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科学思维以及探究能力。基于此,本文旨在对互联网+这一背景之下推动小学时期科学教学进行创新的有关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为实际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科学;教学创新
前言:在小学时期科学教学当中,把互联网+当作基础,促使教学改革逐渐深入,变成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小学阶段,科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所以应当把知识目标、生活实际、学生意识以及学校情况加以全面结合,并不是单纯的进行宣讲。实际教学当中,科学教师需不断提高能力,树立起互联网+教育这种意识,在课堂教学当中对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进行运用。为此,对互联网+这一背景之下推动小学时期科学教学进行创新的有关策略展开探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通过互联网+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
课堂之上,通过互联网+对课堂教学进行完善,是其和课堂进行融合的一个重要表现。如今,在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当中,通过互联网+可以带来以下变化。首先,为科学课堂营造相应情境。由于儿童年龄比较小,非常喜欢灵活、活泼的课堂,特别是科学学科,能够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通过互联网+带来的声音、文字以及图片,可以通过活泼、趣味形式进行表达[1]。其次,在互联网+这一背景之下开展科学教学,同时需要遵循科学原则,对实际的生活情境和一些现象加以展示。例如,开展“不同颜色土壤”教学当中,科学教师不仅要让儿童对所在区域以及城市的土壤颜色进行观察,同时还需向儿童介绍不同颜色土壤。同时,科学教师可借多媒体对课堂之上无法擦操作,不适合儿童完成的科学实验进行展示,从而促使课堂教学不断发展,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优化。
二、凭借互联网+打破教学界限
不同于其他学科,科学与现实生活存在紧密联系,很多伟大发明都是生活需要,多数伟大发现全都源自生活观察。儿童对科学知识进行学习的意义就是培养其科学意识,而不是单纯的讲解知识。通过互联网+科学教学,能够打破课上与课下,实践和理论、生活实践和知识学习之间的界限,从而推动科学教学不断发展。
比如,科学教师可为儿童录制微课,以此来调动儿童的探究欲望,科学指导儿童在课下进行生活探究。伴随新课改逐渐发展,在实践教学当中,科学教师可为儿童布置相应的实践作业。比如进行“植物光合作用”教学期间,科学教师可指导儿童在课下对植物进行自主观察,同时做简单遮挡实验,帮助儿童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完成相应的探究任务。去年年初,在疫情之下,多数教师都开展直播教学以及在线教学,这是互联网+给传统教学带来的巨大改变[2]。
三、构建相应的活动环境
通过网络基础能够建立相应的知识情境,促使儿童对科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加深儿童的记忆。同时,通过网络技术,科学教师可把外部环境逐渐转化成儿童可以探索的学习环境,从而发挥出外部环境的意义。比如,科学教师可通过物联网这项技术对数字化农植园以及校园中的气象站进行观测与探究,帮助儿童对一些科学概念进行理解,给儿童探究以及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四、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注解
小学时期,科学教材非常薄,然而教师若想要讲出风格、讲出思路、讲出意境,必须通过互联网+实施优化以及注解。比如,开展“声音产生”教学期间,科学教师可实现收集大自然以及现实生活当中儿童能够听见的各种声音,之后在课堂之上进行展示,引起儿童对于“声音究竟从何而来”这个疑问,从而对教材当中的内容进行相应注解。例如,开展“日食与月食”教学期间,由于儿童具有的生活阅历非常少,很多儿童并未看到过日食或者月食,这给教师带来较大的教学难度。此时,科学教师除了要通过网络对日食以及月食图片进行搜集整理,向儿童展示月食以及日食的精彩,吸引儿童目光之外,同时还可运用一些模拟软件来模拟日食以及月食具体形成过程,促使儿童在科学知识当中遨游,对有关知识进行理解以及掌握。通过对教学内容实施注解,可以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完善,有助于日常教学的开展,有效提高儿童的学习效率,推动科学教学全面发展[3]。
结论:
综上可知,互联网+给教育教学带来巨大影响。实际教学期间,科学教师需给儿童成长以及学习带来丰富体验,给课堂教学提供便捷化的技术支持以及丰富情感体验,鼓励儿童学习以及成长,有效调动儿童学习的自主性以及积极性,从而促使教学效率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子梅.“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案例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22):81-83.
[2]刘凌莹.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与“互联网+”的融合思路[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69.
[3]倪淑贞.“互联网+教育”背景下VR技术与小学科学的深度融合[J].新课程导学,2020(28):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