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AM教育分析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7期   作者:白志伟
[导读]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STEAM教育理念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和模式逐渐被应用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中,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白志伟
        永州市第九中学  湖南省永州市  425100
        摘要: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STEAM教育理念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和模式逐渐被应用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中,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围绕STEAM教育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进行分析,简要介绍了STEAM教育的概念,分析了,STEAM教育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并提出了课程教学设计策略。
关键词:STEAM教育;初中;信息技术
        引言:近年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启发和引导之下,世界各国对于教育变革方面研究和重视不断加强,STEAM教育应运而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方向。STEAM教育强调融合性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理论。
一、STEAM教育
        STEAM教育最先起源于美国,STEAM是由多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的,分别是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Arts(艺术)以及Mathematics(数学)。STEAM教育是一种集合了上述多个领域、学科的综合性教育,更加重视知识的融合、跨界。STEAM教育是通过多元化的场景,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发展为目标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教育壁垒,使得教学工作更加具有实践性。
        基于STEAM教育的优势以及其与素质教育、人才全面发展和培养之间的高度一致性,教育部在2015年已经将STEAM教育纳入我国众多城市的教育、考试体系当中。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将STEAM教育模式和理念融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设计当中,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落实[1]。
二、STEAM教育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
(一)综合性
        教育部强调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与各个学科之间进行深度融合,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展开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而STEAM教育也是一种具有极强“跨学科”、“综合性”特点的教育理念。二者在此方面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因此,STEAM教育理念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课程的综合性以及跨学科特点,为新时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实践性
        STEAM教育理念强调通过对多个学科领域的融合,打破教学壁垒,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STEAM课程有着极强的实践性以及操作性特点。而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也是通过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使其能够在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帮助其更加高效地进行学习活动,除此之外,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强调通过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真正实现在“做中学”。基于二者在实践应用以及操作方面的统一性,使得在实际应用该理念进行信息技术课程优化设计的过程也具有一定的便捷性和可操作性。
(三)主动性
        新时期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强调以问题为导向和指引,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是当前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而STEAM教育模式也十分关注学生的探索求知能力,将实际问题作为教学任务,通过实践应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能力。通过问题和实际项目展开教学活动,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
三、STEAM教育视角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有着指导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的作用,因此在实际进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先明确教学目标。在STEAM教育视角之下,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的优化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新时期,教学目标的设计并不是单一的成绩提升,而是要结合STEAM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理念和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价值等多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搜集与处理文字”一课的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先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方面,在完成本课程教学之后,学生需要掌握多种获取文字资料的方法、具备从互联网获取相关文字资料的技能和方法,了解借助扫描设备获取报纸、书籍当中文字资料的方法,同时还需要能够独立制作电子小报。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需要学会文稿版面的初步设计方法、文字资料搜集方法以及熟悉文字资料处理的操作。情感价值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生活当中的热点话题作为文稿设计的主题,例如动物保护、垃圾分类、生态环保等,以此提高学生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方法是确保教学质量效果的重点因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在STEAM教育的视角下,教学方法的设计需要兼顾一定的实践性、可操作性,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使用教学方法种类繁多,例如,问题导向法、项目设计法、情景构造法以及分组讨论等,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需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进行课堂设计。此外,各种教学方法之间并不是互斥的,也不是相互独立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融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保障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搜集与处理文字”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以电子小报的设计为引,以“保护动物”为题设计电子小报,然后借助投影或者计算机联网,为学生展示不同的动物,不仅要包括野生动物、国家保护动物,还需要包括常见的流浪动物等,以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避免出现局限性。其次,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分组讨论,确定小组电子小报的选题,可以是动物相关知识、保护动物的措施以及人与动物的故事等等,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再次,在讨论完成之后,以学生小组讨论的结果为目标,展开电子小报设计,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搜集文字资料的方法和步骤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借助计算机进行实践搜索,并将自己搜集到的材料信息整理出来。最后,在确定好电子小报的文字内容之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文稿的版面规划,进而完成小报设计。
(三)教学评价设计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STEAM教育理念的应用加强了对于教学评价的重视,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步骤,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效果,而且还能够为教学设计的优化提供指导,因此做好教学评价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评价的设计重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不仅要通过考试、评估等方式进行定量评价,教师还需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态度、作业完成情况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定性评价,以确保评价的科学性以及可靠性,同时还需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学生反馈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另一方面,指的是多元化地评价主体,不同的评价主体,其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够单单以教师评价为主,还需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当中,可通过他评、自评等多种方式,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平[3]。
结束语:
        综上所述,STEAM教育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不仅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而且更加重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进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从上述几方面特点和优势,进行教学目标、方法以及评价的设计。相信随着对STEAM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我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和水平都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渭,黄晓洲.STEAM教育视角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1,33(03):254-256.
[2]许有津.培养核心素养——关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J].天津教育,2020(19):85-86.
[3]谢泽琛,黄映玲.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40(06):8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