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方法与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7期   作者:尹永华
[导读] 如今,在教育领域,核心素养属于一个热词,新课标已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应当着重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加以培养,这样才可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尹永华
        山东省淄博第六中学 山东淄博  255300
        摘要:如今,在教育领域,核心素养属于一个热词,新课标已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应当着重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加以培养,这样才可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高中课程之中,生物属于一门重要学科,在生物教学当中,教师需积极培养高中生的理性思维、生命观念、社会责任与科学探究这些素养。基于此,本文旨在对核心素养之下高中阶段生物学科有效教学策略与方法展开探究,希望能为实际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前言:众所周知,在核心素养这个理念之下,生物教师需着眼于培养高中生的社会责任、科学探究、理性思维以及生命观念。实际教学期间,生物教师可把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与生物课程进行融合,借此调动高中生在课堂之上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并且加大培养高中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与操作能力的力度,教会高中生通过科学观点、方法以及思路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为此,对核心素养之下高中阶段生物学科有效教学策略与方法展开探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生物方面核心素养相关概述
        实际上,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接收介于期间,逐渐形成的适合自身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以及必备品格。针对生物学科而言,核心素养主要包含社会责任、科学探究、科学思维以及生命观念四个维度内容。相比于以往教学,当前教学更具挑战性[1]。生物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需把核心素养和教学计划进行充分结合,促使高中生可以在生物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以及素养,进而为其后续学习以及成长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素养之下高中阶段生物学科有效教学策略与方法
(一)积极进行实验教学,有效提升高中生科学探究与思维能力
        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教学能够有效激发高中生学习以及探究兴趣,促使高中生在探究期间进行观察、思考、提问、操作以及讨论交流。实际教学期间,生物教师可把实际教学内容当作依据组织实验教学,借此锻炼高中生科学思维以及探究能力。比如,开展“分子和细胞”教学期间,高中生需从微观方面对生命本质进行深入理解。然而,一些学生步入高中以前并不了解微观世界,有些高中生甚至没有见过显微镜,难以对抽象性较强的细胞结构进行理解。为此,教学期间,生物教师可组织高中生对细胞器与有机物进行观察实验,促使高中生对微观世界进行感性认识。然而,实验教学不都是观察实验以及操作实验,教师还可引导高中生进行探究实验。例如,进行“光合作用”教学期间,生物教师可为高中生提供一些科学史料,促使学生对光合作用整个过程展开独立探究,并且在探究当中对科学家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进行体验,把这种思维迁移至其他问题情境当中。通过这种探究教学,促使高中生对科学家展开的实验过程进行理解,进而可以有效的培养和提升高中生科学思维以及探究能力。
(二)建立相应概念模型,培养高中生的生命观念
        高中生若想形成生命观念,需要对生物概念进行深入理解。

所以,教学期间,生物教师需关注高中生概念理解的具体程度。现阶段,很多教学都存在着面面俱到以及知识过于零散这种问题,这样不利于高中生对生物概念进行理解以及掌握。建立概念模型能够让认知得到简化以及直观化,有助于高中生建立相应的概念网络,有助于高中生对生命进行深入认识以及理解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
        比如,开展“神经、体液与免疫调节”教学期间,高中生已经对免疫、神经以及体液调节相应过程进行了解,然而针对三种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没有构建健全的概念图。为此,教学期间,教师可通过建立概念模型帮助高中生建立一个合理完整的知识框架,帮助其对知识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进行理解,有效培养高中生的生命观念。
        再如,开展“细胞基本结构”教学期间,生物教师需培养高中生大概念这种学习思维,进而促使高中生在强化知识之间具体联系这个接触之上,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细胞基本结构这个章节当中,主要包含细胞器、细胞膜、细胞核三大内容,其中,细胞核相当于系统内部控制中心,细胞器相当于系统内部的分工合作车间,而细胞膜为系统边界。此时,生物教师可展开融合教学,帮助高中生构建相对健全的知识体系[2]。如此一来,有助于高中生进行查缺补漏,进而促使其对生物知识以及概念进行深入理解,建立相应的概念模型,同时还能有效培养高中生的生命观念这种素养。
(三)关注生物热点,培养高中生的责任意识
        实际上,社会责任主要表现出高中生需要善待生命,相信科学、造福人类、促进健康、环境友好这种态度和价值观,可以反映出高中生问题解决意识以及能力。教学期间,生物教师可设置相应情境,借此引导高中生对社会议题进行关注,引导高中生借助所学知识进行理性分析。
        比如,教学期间,生物教师可结合当地资源组织高中生进行科学实践,让高中生尝试对现实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培养高中生的生态意识,促使其积极参与到环保实践当中,可以主动对关爱生命这个理念进行宣传,形成崇尚健康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做健康中国的促进者与实践者。生物教师可与当地整体环境情况进行结合,引导高中生主动利用课下时间对周边环境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发现,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进一步的寻求解决方法。高中生可以一同讨论,通过小组合作这种形式完成课题探究,提出相应意见。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培养高中生的责任意识[3]。
结论:
        综上可知,进行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期间,教师需把核心素养当作指导理念,积极在课堂教学当中培养高中生社会责任、科学探究、理性思维以及生命观念这些素养,这样才可促使高中生实现全面发展,有效培养高中生适合自己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以及关键能力。为此,教学期间,生物教师需积极进行实验教学,有效提升高中生科学探究与思维能力,建立相应概念模型,培养高中生的生命观念,同时关注生物热点,培养高中生的责任意识,进而为高中生进行终身学习以及能力提升奠定一个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丁丽娟.新高考模式下指向科学本质的高中生物学教学探究[J].高考,2021(14):3-4.
[2]王君友.试论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新课程,2021(12):41.
[3]叶火凤.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分析[J].知识文库,2021(05):7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