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洋
成都外国语学校 610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形势发展良好,伴随着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不断地提升,当前我国更加注重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家的重视推动当前我国社会的教育事业高效发展。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学将核心素养教育作为学校培养学生的重要基础,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中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念培养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念。为此,教师应当加强对于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断在实践教育中推动学生学习和核心素养的全面整体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想品德;实践价值
引言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实际上就是一种把所学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迁移到真实生活情境的能力和品格。然而,思想品德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所必须要具备的基础,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无论是言行还是举止,都应当符合思想道德的基本内容,成为一名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人。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当在核心素养理念之下,创新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知识、情感、处事能力等多个方面取得全面的进步。教育学者李更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识字看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做一位有用的人”。为此,在中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发挥核心素养的作用,推动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一、当前中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中学院校中,很多学校都是将学生的期末成绩计入教师评奖评优的考核标准中,这也就导致很多教师为了能够取得更好的考核绩效,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在上课的时候采用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很多学生可能在听课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由于没有及时的询问老师从而导致问题不断积累,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降低。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没有达到提升学生思想品德成绩的教学目的,还会让很多的学生放弃对于思想品德的学习。至于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部分院校虽然有强调,但大多数知识停留在文件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这些都是当前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基于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这些缺陷与不足。
二、核心素养下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策略与意义
(一)借助新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在以往教授思想品德这一门课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知识教师通常会对学生进行提问,要求学生做出回答。通常情况下教师提出的问题都是刚刚见过的知识要点,学生对于教师的套路已经熟练掌握,对于教师的提问通常情况下也只是敷衍应对,上课的积极性并没有很高。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提问时不应当将问题局限在课本的知识要点上,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门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教师可以在上课时提问学生一些关于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与时政,调动学生关心国家发展的积极性与热情。例如:对于初中的学生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上课之前播放当日的热点问题,提升学生对于时政热点的关注度,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发展的实际。对于中学的学生由于学习任务重、时间紧,教师可以每周组织学生观看《新闻周刊》、《世界周刊》等节目,让学生了解每周的时代热点,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时政问题进行自己的点评,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在考试的过程中可以轻松的组织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发挥自己作为引领者的作用,在问题的提问和回答上要遵循这样的规律: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三大角度进行设问,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帮助学生更好的锻炼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在学生叙述问题的同时还有助于逻辑思维的提升。
这样既有助于学生了解时事政治在考试过程中能够轻松地应对,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更好的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提升学生作为一名社会公民的核心素养。
(二)创新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我们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对某一事情产生了兴趣之后我们会不自觉地进行学习与探究。如果中学生对于每门课程的学习产生了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就能产生很大的积极性,就能有强烈的学习需求,就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为此,在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理念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喜爱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举办不同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升学生的热情。举一个例子,在课堂中我们可以举行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主题演讲,既能加强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了解又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与发展。在假期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写相关的调研报告会,定期给父母写一封信等各种主题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不断引导学生加强对生活的理解,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中的事物,更好的热爱生活。在调研报告的完成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之下有助于中学生进一步提升对于思想道德课程的兴趣,帮助学生课程的学习。
(三)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
核心素养理念之下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习与掌握的知识教授给他人。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出现教师整节课都在讲课的现象,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同学当讲台上进行讲课,让学生自己预习设置课件,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听讲。通过师生之间角色的互换进一步的让学生理解到不容易,有助于学生在以后学习中更加的集中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学生讲完课后教师应当及时的给学生作出回馈,告诉学生在讲课中的优秀表现同时也要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又能够让学生查漏补缺不断进步。通过核心素养理念的落实与发展,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的理念之下学生的思维能力、讲述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由于思想品德教育的学习不像数学、物理这些学科一样每道题只有一个固定答案,思想品德的很多题会受到学生的主观因素影响,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减少学生在做题中出现的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在当前我国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培养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当前中学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进行研究,分析了当前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如何在核心素养理念之下推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提出自己的策略与方法,同时分析了在核心素养下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价值,希望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与意义,进一步推进当前各中学的思想品德教学,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参考文献:
[1]周霞.基于主题阅读的思想品德核心素养培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26):32-34.
[2]王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想品德活动教学实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60.
[3]朱艳.初中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07):76.
[4]李美文.初中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路径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6(18):54-55.
[5]田建军.中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以政治课社会实践活动为例[J].创新人才教育,2016(03):19-21+45.
[6]陶鸿.聚焦核心素养 走向教学生活化——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03):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