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霄荣
新疆吉木萨尔县第二中学
学科组建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是发挥教师集体力量、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学校开展校本研修的主阵地,还是构成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的基石,更是学校行政赖以领导教学最有效形式。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我想把学科组建设一定要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 突出特色求发展
(一)课堂教学有特色
1、聚焦课堂,彰显特色。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开展学科组开展教研活动的主阵地。吉木萨尔县二中推行“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了“三三三”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课堂教学改革注入新活力。
2、聚焦学生,关注发展。我校狠抓小组建设,各学科教研组推进落实。显性文化和大家都一样:创设组名---形成组训---制作组标----确定目标。 这里和大家分享:我校对于七年级学生在学前开展小组建设五步骤:
步骤一:学会“十会”,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十会”,即:学会课前准备,学会预习,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聆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展示,学会质疑,学会评价,学会当小组长。
步骤二:体验课堂,组织学生观摩高年级的课堂教学,感受课堂氛围。
步骤三:模拟演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合作,将课堂中每个环节模拟演练,手把手教学生去做。
步骤四:实地演练,有一名任课教师上课,同备课组教师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体现学科特点。
步骤五:巩固达标,学生入学前三个月,每位教师必须严格按照“十会”的要求训练学生,让每位学生的这种学习习惯成为自然,成为常规。
在各年级推行小组捆绑式评价。
(1)课堂方面。依据小组捆绑式评价,从小组课前准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精炼提升四方面进行评价。
(2)阶段检测。测验成绩捆绑,每次测验后根据小组积分(基础评定)的积分计入总分,作为小组评优评先的根据。
(3)其他活动。根据学生的特殊表现给予特殊加分,如:积极参加各学科学生活动,上课表现突出的小组(对子)的,为班级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技能、体育艺术等活动表现突出的,每周加5分之内。
(4)综合评价。
▲各班每周评选出优秀学习小组和优秀个人(展示之星、进步之星等)在班级进行表彰奖励。
▲年级组每半学期组织一次优秀学习小组、管理之星、展示之星和进步之星等星的评选和奖励。
▲学校每学期对每班的优秀学习小组、管理之星、展示之星和进步之星等星的评选和奖励。
我们在操作中确实感觉到捆绑式评价确实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教师做打油诗一首:预习导航拉序幕,精彩导入提兴趣; 自主学习好习惯,合作交流展风采;关注情感扬个性,精炼提升求发展;分层设计重评价,优化学案促高效。
二、教师培养有目标
1、新任教师。结对帮扶,学科组要定一位教师进行帮扶,必须是有六年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手把手指导,一学期过六关才能胜任教学。即:备课关、上课关、听课关、作业布置和批改关、考试命题与成绩分析关和教研活动关;上好过关课。
2、青年教师以专业知识的巩固提高为主,集中精力搞好教学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上好优质课。
3、骨干教师发挥自身优势,锤炼教学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上好骨干教师示范课。(结合联盟谈朱菊红)我校举办骨干教师大赛课图片。
4、学科带头人总结多年教学经验,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传授教学艺术,开展学科带头人论坛。
学校要求学科带头人要结对帮扶一名新任教师、双语教师或青年教师。
重视人才,发展人才,昌吉州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落实待遇,我校紧抓契机,对其进行严格管理,开学初开展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专项会议,明确要求,压担子、增动力,提出了一季度一考评,,争做各学科的领军人士,因为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科教研组承担着本学科的教学研究,就要做好教学质量分析和提升,这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走向科研型组织的最关键组织,尤其是享受待遇以后,进行量化,高起点、高标准、收获高质量。
这样的分级管理,分层目标,体现了以个体自我更新,同伴互助支持,专业问题引领这样有针对性解决了各学科组参差不齐的现状,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发展、都有发展。
三、教育科研有氛围
校本教研是指学校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就教育教学所存在的实际问题,以一线教育工作者为主体,通过一定的教研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直接用于学校教育教学,从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以及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教研活动,主力军则是学科教研组。
1、研修搭平台,教研突出“学术气”。我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用好网”的办法使教师与外界保持经常性的沟通联系,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请进来”外请专家(昌乐二中)通过邀请资深的专家老师对教师培训后,任课教师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培训,通过观看课改示范课录像、现场观摩,课堂演练等方式,手把手的指导教师、学生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其次,通过学科组一位老师主讲,其他所有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进行现场培训的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步骤,掌握学习方法;为检验培训效果,学校抽调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专家团队,对教师进行地毯式听课,及时进行指导、帮助,并评选出优秀班级、小组长、组员等,并针对教学薄弱教师、班级进行蹲点式听课,指导、规范课堂教学各环节,提高课改的实效性。
“走出去”感谢课改联盟:教学研究共同体,构筑了高效课堂提高课程领导力。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子女学校开展了新疆初中课堂教学改革联盟开展了联盟高效复习研讨会;4月裕民二中,新疆初中课堂教学改革联盟语文、历史教师培训;9月在库尔勒举办新疆第三届初中课堂教学改革高效课堂推进活动;10月奇台县第二中学开展数学、物理学科教学展示评比。
“用好网”一是用好网上丰富的资源,诸如专家讲座、名师讲座,学科组每月一次网上培训,或听课、或听讲座。二是参与网上各类培训和活动,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以及微课大赛等活动。
2、夯实能力做测试,突出专业有底气。
为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我校从今年开始开展每月一次的教师业务水平测试。通过分阶段、分学科的测试,“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甚至源源不断长流水, 激发了教师修炼业务水平的积极性,夯实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基础,而且将有效地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
3、课题研究做活动,学科教研有朝气
课题研究工作是行之有效的源于实践、服务实践、解决实践问题的实践研究。我校在“先学后教”教育理念的引导下,以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问题”即“教研”开展课题研修工作,成立了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构建了教科室---学科组---教师三位一体、协作互动的教科研网络。校本课题课程化管理,一学科一课题,狠抓四环节,说课--上课---听评课---反思都要体现小课题研究,教科室要从课题立项、研修实施、指导督查、结题验收等环节进行跟踪指导,扎实有效地推进课题研究工作。
近年来,各学科组先后推出一系列研究课,通过观课议课、案例分析、教学反思、交流研讨等活动,有效地推进各个课题的深入研究,强化了课题研究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课题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结题课题国家级6个,区级10个,州级35个,营造了人人参与教研的良好氛围。
此外、在学习中培育名师,在活动中塑造名师,在实践中善用名师。县二中推荐9位老师参加课改联盟校骨干研修班学习,推荐 14位老师参与了《寒暑假作业》、《中考新题型》的编写工作,优化教师工作动力,引领广大教师正确践行课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我们继续秉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学习氛围,让更多的优秀教师在一次次研修和课堂实践活动中成长起来。
学习,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