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教育公平,做新时代筑梦之人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7期   作者:张金海
[导读] 伴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和社会的繁荣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在发生转变,对教育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从起初的“有学上”到现在的“上好学”,标志着中国教育走向由大向强转变的关键节点。
        张金海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尔崧中学 广东 河源 517400
        【摘要】伴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和社会的繁荣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在发生转变,对教育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从起初的“有学上”到现在的“上好学”,标志着中国教育走向由大向强转变的关键节点。而现实是,由于学生自身的家庭和经济条件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教育公平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话题。维护教育公平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义务,也是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利的有效手段,有助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让不同阶层的学生享受发展的红利。
关键词:教育公平;关爱学生;保障受教育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最光辉、最古老的职业。维护教育公平成为教师引领时代、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最与时俱进的职业使命。
        维护教育公平,公正评优选先。公开公正评优选先是维护教育公平的重要方法,将成绩优秀、表现突出的学生选拔出来,一方面,有助于鼓励学生自身,是对学生一段时期努力学习的认可和肯定,有一种激励作用;另一方面,选出公认的排名靠前的学生,形成一种榜样效应,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用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公正评优选先是教师价值观的体现,教师的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做到评优选先的公平性,保持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为学生做思想品德上的好榜样。在这个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的年代,教师主动维护教育公平才能引导学生面对各种诱惑系好“人生的扣子”。现实生活中,学校的评优选先工作受到家长和学生的高度重视,维护评选过程中的公平性,自觉抵制物质方面的诱惑,坚守评选的标准和底线,根据学生的在校表现和学习成绩选先评优,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信服,让家长放心,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用付出换来收获的喜悦。所以,教师要主动维护评先选优的公平公正、自觉加强对教育公平的认同,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将其创造性地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使学生真正做到用实绩说话,靠实力获得认同感,维护教育公平。
        维护教育公平,关爱困难学生。教育公平是面向每一个学生个体而言的,无论是家庭条件优渥的学生还是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都拥有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而现实生活中,家庭困难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远多于家境好的学生,这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学习中,更要关注困难学生的成长和成才,鼓励困难学生健康发展。首先,教师应该平等对待困难学生。《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对学生不仅是言传,更是身教,只有以德立身、以身作则,学生方能以师为镜。教师如果能够像对待其他学生一样给予困难学生关爱,学生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也会平等对待困难学生,营造一种和谐团结的学习和交友氛围。

反之,教师在面对困难学生时,如果区别对待,则会对困难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生也会对困难学生有偏见,不利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其次,教师应该关注困难学生身心发展。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给学生们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困难学生在经济条件上的不足容易引起自卑、内向、消极等的负面情绪,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对学生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应鼓励困难学生,多与困难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困难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困难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帮助困难学生疏导压力,缓解焦虑,让困难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乐观面对生活。最后,教师应帮扶困难学生。在学习中,教师应结合困难学生的实际给予多方照顾,在思想、心理上进行科学引导,帮助困难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在生活中,学校应按照国家和社会帮扶项目优先照顾困难学生,如果遇到特大困难问题,需要资金时,采取募捐的形式,筹集善款。教师要有责任感、事业心,竭尽全力做好困难学生的教育工作,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将所学的知识完整地传递给学生。教师应坚持公平公正,坚持求真务实,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时时刻刻做好表率,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做人,做一名值得学生学习、信赖、支持、拥护的好榜样。
        维护教育公平,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受教育是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人才的重要手段,青少年学生应珍惜受教育的机会。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成长负责,培养学生成为有爱心、负责任的人。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任务,保障学生受教育权,爱教育、爱学生是每一个教师应尽的义务。做新时代的好老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用宽广的胸怀去尊重、包容、欣赏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共同成长。教师要提高学生对受教育权的重视程度,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从国家法律的角度对受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珍惜自己受教育机会,并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增强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利的能力和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特别是在学习中,因较大的学习分化,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容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厌学情绪,导致辍学、休学等现象出现。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引导学生树立爱学习的良好心态,让学生认识到接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从而珍惜受教育的机会,认真完成学业。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儿女,倾注全部的心血,教授学生基本的课堂知识,更要在他们合适的时间、合理的场合下给孩子们指点未来发展的方向,引导孩子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锻炼孩子们面对挫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鼓励学生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增强学生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观念,自觉地接受和完成义务教育,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教师的工作是心灵塑造、价值观与人生观养成的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从高处着眼,要立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立足国际视野、家国情怀、集体精神和创新思维的新时代人才基本需求,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能力,教师要用正确的价值理念去引导学生营造明丽的内心生活,建构坚实、丰富、光明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超越世俗、功利的限制,用创新的思维和意识去改造世界,发挥人生的价值。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人才队伍,必将源源不断地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陈岸然.《做新时代的追梦人》.东方出版社 2019
[2]周洪宇.教育公平:维系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列丛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02
[3]朱永新,《新教育之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