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种植园:基于小学科学种植活动培育学生实践探究能力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7期   作者:徐爱卓
[导读] 小学科学以教育为本,将科技教育放在了实践与探索发展的核心位置,意在培养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探究能力。
        徐爱卓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傅家镇中心小学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小学科学以教育为本,将科技教育放在了实践与探索发展的核心位置,意在培养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探究能力。小学科学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主张学生思考问题的同时,鉴于行动。因此,本文将基于小学科学种植活动为基础,以微型种植园为主题,有效培育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种植活动;实践;探究能力
        引言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其实践与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学习科学课程时,只有以实践探究活动才能够引导学生更为透彻的理解并掌握科学知识,也能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发现与生活实际相关联的简单科学问题,积累众多知识经验,在合作与交流中,不断提高实践探究能力。
        1引领科学设计,创建微型种植园
        在初期的创建设计阶段,应注重引领科学设计规划规范,利用好身边的场地资源,合理科学化的创建微型种植园,在初期创建设计阶段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设计;
        (1)班级建设微型植物角
        对于学生来说,班级是日常所处时间最久的区域,班级本身就存在着引导功能,班级的文化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很多知识结构都是在班级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所以,可以在班级建设微型植物角,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种植过程中,这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科学知识形成与科学素养的提升,并且还可以提升教室的美观程度,带动学生的自我审美能力,在情感价值方面也会相应提升,可以说是意义深厚。
        例如;在班级一角,建设一个微盆景基地,这些体积较小的盆景都是学生亲自种植并进行培育的,而且这些花在学生的手中变成了一盆盆景色宜人的景观物,为整个班级带来了自然的气息,也推动了学校的特色班级建设。
        (2)建设微型植物走廊
        班级走廊可以建设植物墙,每个班级所管辖的墙面由所属班级进行布置和种植,还能够让来往经过的学生相互点评,促进交流。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班级走廊不仅景色俱佳,而且各种植物富有防辐射和净化空气的作用,绿色环保。更重要的是,学生从中亲自种植布置,自我实践与探究的能力显著提升。
        2充分结合教材,设计微型种植园主题
        微型种植园的创建在科学的引导下,必须要明确小学科学种植活动的主题,因此必须要以教材为导向全面开展活动。小学科学种植活动是对课堂探究的一种资源补充,不但从活动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也要提升学生的科学实践与探究能力,并形成对科学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敬畏。所以,设计微型种植园的主题必须要充分结合教材展开。


        例如,以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植物的繁殖》为例,要求学生了解植物的花和果、种子发芽、更要了解各种植物花朵的类型。这时,很多学生处于植物环境中,却没有办法有效辨别不同植物的类型,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亲自种植鸡冠花、花生等植物,学生会通过种植,更加直观的理解不同类型植物的茎究竟生长为何种模样,并了解不同植物的功能。学生也会通过亲自种植体验,了解生物学的结构和功能是相互统一的,也能够了解生物单个个体与其生长环境统一的生物学思想,这促使学生的实践探究更加具有层次感,让学生的知识理解更具价值作用。
        3种植观察跟踪,细致管理微型种植园项目
        微型种植园创建之后,其管理工作更是关键,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植物进行观察与跟踪,并细致的管理微型种植园中的所有项目,在此环节中要从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实践与探究能力;
        (1)教会学生基础种植知识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必须要通过实践开展、过程学习、锻炼能力的周期运作,教师也需要帮助学生顺利的度过这样一个周期。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示范,细心耐心的讲解植物种植知识,包括从种子的选择、种植挖掘、土壤覆盖、施肥浇水、除草修剪等一系列的流程,这些内容都需要教师亲力亲为的动手教学,学生也会在这种实践教学中感受种植的益处。
        (2)教会学生种植工具的应用
        当前农业已经进展为规模化的种植模式,很多学生家中都已经不再务农,学生对于种植劳动的工具自然十分陌生,对于使用而言更加困难。而校园开展绿色种植活动就是为了能够教会学生使用简单的种植工具,自己掌握操作能力。对此,在开展实践活动时,对于种植应用的一些工具,如:铁镐、铁锹、铁耙、锄头等实践工具进行使用教学,教师必须细致的进行讲解,让学生反复练习,掌握应用技巧,更要了解这些工具使用中潜在的安全问题。
        (3)引导学生种植资料的积累
        想要探究一种植物的一生,从最开始的重视到结果是需要过程的。学生与教师不仅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植物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存在的趣味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植物种植资料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整理,从不同阶段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在长期的探究过程中,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协助学生进行活动资料积累,并制作为直观精细的材料,从时间与空间上缩短距离,让植物的一生更为直观的展现的学生面前。
        结束语:综上所述,通过创建微型种植园活动,将教师传统的科学教学方式转变为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参与式学习,学生通过活动身临其境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取直接性的经验,并积累知识,提升兴趣。通过种植活动,不但让学生提升了自我实践探究的能力,也在实践与探索的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探究习惯,让学生在学生的同时,体验着科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吴斐雯.利用校园种植园进行小学科学课外延伸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51-152.
        [2]凌彬.“屋顶生态教学园”在城市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2008(07):6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