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芬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 长沙 410114
摘要: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在积极研究和探讨如何落实课程思政。高校作为重要的育人平台,在金课建设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不仅能够展现出本科教育的优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并且能够使得各科教学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从而能够实现高效、全新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帮助本科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养。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本科金课建设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了解当前金课建设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面临的阻碍,进而探讨如何在本科金科建设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推动本科金科建设取得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本科金课建设 课程思政教育 面临问题 应对策略
在金课建设过程中,通过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有助于推动高校教育取得进一步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高校的课程教学团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时期,高校需要通过以高校教师为主体,充分调动各方成员共同参与到本科课程建设过程中,在金科建设过程中。因此,为了能够推动金课建设,高校老师要重点把握课程思政理念,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精品课程,使得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一、本科金课建设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联系
金课建设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都是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提出的重要概念,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通过在金课建设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能够有效推动本科金课建设取得进一步发展。
1.1本科金课建设
金课建设也就是金牌课程建设,是教育部近年来实施的一流课程建设。通过开展金课建设计划,能够建设1万门左右国家级一流课程和1万门左右省级一流课程,从而能够大幅度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1.2课程思政教育理念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是通过高校老师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的格局,从而能够使得各类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2014年,上海率先开展课程思政的试点工作,通过在大学各个学科过程中开展教学改革,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在2017年,全国教育贯彻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
1.3本科金课建设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联系
2018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第一次提出高校发展过程中,要基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建设金课,从而能够有效带动高等教育的发展。金课的建设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从而打造新时代高校精品课程,其建设的核心在于课程思政。也就是说,课程思政能够凝结各种各样的思政教育元素,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到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贯穿到本科教育的全过程,使得所有课程的教学能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从而避免专业课程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出现“两张皮”现象,有助于打造一流课程。由此可见,在本科金课建设过程中,只有积极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才能够取得较大的突破。
二、本科金课建设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面临的阻碍
当前已经有不少的高校在本科金课建设过程中积极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然而由于课程思政教育模式较为单一,加上很多学生并不理解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很多的课程思政教育仅仅流于表面,没有落到实处。并且很多高校的老师在开展课程教育过程中没有加深课程思想教育理念的学习,导致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融入本科金课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2.1 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单一陈旧
当前,很多本科在开展金课建设过程中,由于教师资源有限,师资力量不足,使得很多的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大班授课教学模式。然而由于学生人数众多,通过老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导致师生之间互动缺乏,进而使得课程思政教育开展受到一定的阻碍。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忽视了将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融合在一起,导致课程思政课堂缺乏一定的活力,难以满足学生们全面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当前的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对互联网技术了解不深,没有充分运用网络资源调动课程思政课堂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灌输理论知识,难以满足学生们的实际需求,导致金课建设受到较大阻碍,难以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
2.2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未赢得师生认同
目前,由于金课建设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发展时间较短,很多本科学生对于金课建设以及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理解不深。很多学生认为,目前,学校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取得的效果一般,并且不少的学生认为学校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并没有将其与各大专业的教学结合起来,使得课程思政教育理念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不利于在高校金课建设过程中进一步推广课程思政教育理念,难以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不少的老师认为,在课程思政教育开展过程中,由于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之间的相似度、关联度较少,难以在专业课程教育过程中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不利于发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价值。
2.3 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未落到实处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高校开展专业教学的时间有限,导致目前本科金课建设过程中课程思政教育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不少的老师认为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只是一种理论性的学习,所以在开展金课建设过程中,将重点放在专业知识讲授方面,而忽略了将金课建设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结合起来。对于一些思政教育工作者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则将思政教育放在最主要的位置,通过理论讲解,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导致课程思政教育难以发挥相应的教学效果。在新时代背景之下,课程思政教育并没有与专业课同向同行发展,难以实现协同育人的教育目标,由于对课程思政教育缺乏准确的认知,导致当前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融合受到较大阻碍,不利于从学生的成长规律出发,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
2.4 育人队伍有待进一步夯实
在各大本科院校开展金课建设过程中,由于育人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夯实,使得本科金课建设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受到较大的阻碍。当前我国各大高校的老师在开展金课建设过程中,由于自身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很多老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无法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并且我国目前从事思政教育的老师在平时工作过程中,仅仅通过微信、QQ等等开展教育工作,这样的形式难以引起学生们的高度重视。本科老师并没有注重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融入金课建设过程中。很多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采用老师为主导,学生听讲的模式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使得很多学生都只能够被动地在课堂上接受相关知识,导致学生丧失兴趣,抑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本科金课建设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策略
为了能够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融入本科金课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要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基于现有的技术条件设备,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充分挖掘各种课程思政教育内容,打造专业的育人队伍,实现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有效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积极打造一流精品课程。
3.1以“互联网+”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模式
基于互联网时代,本科院校的老师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以“互联网+”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打造精品课程。基于网络平台构建线上与线下相配合的教学模式,开展课堂内外的针对性学习,有效落实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全方位成长。利用“互联网+”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能够使得学生依据相应的平台完成相应的任务,并且能够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随时转换教学方式,从而能够让学生们把握专业课的教学重难点,在此基础之上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通过老师的思想启蒙,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专题化课程指导,比如设置一些热点话题,基于当下时政背景,开展案例教学,在课外,则要求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能够加强学习,基于专业课程知识举办系列的辩论比赛,让学生们能够基于自己所学的知识,结合当下时代背景,发表自己的言论,拓宽课程思政教育渠道,丰富学生们的内心世界,营造良好的氛围。此外,利用互联网技术在金课建设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需要老师们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二者结合起来,设计全方位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们利用课外时间完成,便于老师了解学生们的知识掌握程度。
3.2 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能够有效在本科金课建设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本科院校的老师必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观察学生的成长规律,从而能够使得课程思政教育理念顺利融入金课建设过程中,不断增强课程的教学乐趣,引起学生的兴趣。无论是在专业教学还是课程思政讲解过程中,枯燥无味、深奥的理论知识都难以提高学生们的课堂积极性与参与度,所以,在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融入金科建设过程中,老师需要思考利用什么样的授课方式、教学资源、教学形式才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顺利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内容。例如老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引入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从而能够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结合当下的时事热点,让学生们既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又能够从生活的角度看待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并且在金课建设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将学生们未来的职业规划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融合在一起,从而能够实现全方位育人。
3.3 挖掘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发挥应有价值
为了能够实现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的教学目标,高校老师在开展本科金课建设过程中,需要积极挖掘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从而能够使得专业课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同向同行,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有效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将课程思政中蕴含的多个元素不断渗透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从而能够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综合人才。一方面,本科院校在开展金课建设过程中,可以结合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挖掘与各大学科专业教学过程中有关的思政教育内容,并且通过让思政元素进入到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们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认知,有效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同时,高校在开展金课建设过程中,可以借鉴优秀经验,从而能够有效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规划工作,通过各个部门、各个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职责,全方位挖掘课程思政的教育元素,从而能够促进高校在金课建设过程中顺利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另一方面,学校需要积极宣传,从而能够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积极弘扬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使得本科院校在开展金课建设过程中,能够有效将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与各个学科课程有机融合,让学生能够在各个学科教学过程中了解到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
3.4 打造专业的课程思政育人队伍
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性直接影响到本科院校在开展金课过程中是否能够顺利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本科院校在开展金课建设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对于各个学科的老师来说都是一次重大的挑战。为了能够有效带动各个学科的老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从而能够实现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建设同步发展,需要本科院校在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融入金课建设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使得老师能够正确地培养学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相关的教育活动,引导老师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多元化的方式有效落实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综合教学能力,同时也能够成为课程思政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践行者之一,能够给予学生们正确的引导,通过向学生们分享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经验教训,能够有效落实课程思政建设。
综上所述,本科院校在开展金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迎难而上,积极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才能够为社会主义发展培养接班人,推动我国教育取得进一步发展。当前,本科院校在开展金课建设过程中,由于面临着较大的阻碍,使得本科院校老师必须要不断的加强学习,充分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与道德修养,挖掘专业教学过程中的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从而能够探索课程思政的建设之路,打造出优质的课程思政金课,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使得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能够产生协同效应,推动高校教学取得进一步发展。这是未来本科院校开展金课建设的重要方向,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简介:陈淑芬(1982—),女,湖北鄂州人,长沙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法学基础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2020 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构及提升路径研究”(HNKCSZ-2020-0161)成果; 长沙理工大学2021年度校级金课建设项目《社会保险法》金课建设成果。
参考文献
[1]许淑琴,邱晖,孟惊雷.高校本科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与机制[J].高教学刊,2021(11):193-196.
[2]袁利升.课程思政视角下职业本科人才培养优化初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1):145-147.
[3]戚静.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4]刘婷婷,朱盈盈,杨姗姗.立德树人视角下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思路分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10):86-88.
[5]薛茜.高校金课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20):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