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互动,轻松学习——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谢辉源
[导读]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而言,实现师生之间平等愉快的互动非常重要,大量调查研究也都表明,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提升课堂效果。
        谢辉源
        海南省东方市铁路小学  海南东方市 572600
        摘要:对于小学语文课堂而言,实现师生之间平等愉快的互动非常重要,大量调查研究也都表明,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提升课堂效果。基于此,对于如何实现愉快互动进行探究,是非常具有现实价值的,本文就这个论题进行了具体策略的研究。
关键词:互动教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小学语文


        愉快互动的现实价值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然而,如何在愉快互动中有所学、有所获,真正实现轻松有效的学习,仍是许多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去不断摸索的方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或者有些教师的互动模式非常有效,学生也非常愉快,也学到了很多,但是还没有充分发挥互动的价值。教师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探索更加有效的互动方法和策略。
一、师生互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师生互动的问题
1.学生发言不积极
        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有时教师非常主动的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且互动的语气也是比较温和的,但是有些学生还是不会主动发言,课堂的整体氛围也不活跃,有时甚至有点尴尬。有些学生除非教师点名提问,不然一定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有些课堂中,积极发言的学生只有少数几个人,这就使得互动成为了几个人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其他学生不仅没有参与互动,还感觉自己没有受到关注。
2.教学效果不明显
        有些教师能够实现愉快的互动,让大部分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踊跃发言,但是,教学效果却并不明显。学生没有通过互动收获更多的知识,提升语文综合能力,也没有感觉到语文的学习非常轻松。个别教师甚至让无效的课堂互动占了较多的课堂时间,无法按时完成课堂任务,最终让学生在课后花更多时间去学习,不仅没有减轻学生负担,反而让学生更累。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1.师生关系不够平等和谐
        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不积极,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惧怕教师。为了完成学习目标,教师平时对学生严格要求,因而需要树立威信,让学生感到惧怕,尤其是对于性格内向和语文成绩较差的学生。基于这种惧怕心理,学生在课堂上就不敢表现自我,即使有想法也不敢主动发言。也就是说,师生关系不够平等和谐是学生不积极互动的关键原因[1]。
2.互动动机不明确
        教学效果不明显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互动环节的设计没有紧扣教学目标来进行,这就导致互动动机不明确。互动也是一个教学过程,需要有明确的目的,如果没有目标,就难以有效率和收获。在互动过程中,往往过于随意,如果学生非常活跃,反而会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由于没有明确目标,也就无法判断互动效果,也无法很好的进行评价和反馈[2]。
3.互动形式过于单一
        教师的互动形式过于单一,也是导致学生不积极、课堂效率低下的一个原因之一。有些教师在互动环节就是采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回答,或者问学生有什么问题,让学生提出来。个别教师甚至对于每堂课提问设计的流程和模式都是一样的,学生甚至可以猜到教师这堂课要提什么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对于互动环节缺乏期待和兴趣,不再积极主动,不仅如此,还可能会产生思维惰性,对于课堂效率的提升带来负面的影响。
二、愉快互动的策略分析
(一)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愉快互动的基本前提,如果学生感到非常不平等,即使积极参与了互动,也难以感到很愉快很轻松,而是会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情绪。

这种紧张情绪也不是完全是负面的,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情绪,可能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但是,从能力发展的角度来说,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创造性思维能够得到很好的激发,紧张会在某种程度上压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这种能力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平等互动关系的构建,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爱护学生,在沟通互动过程中,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体会学生的感受,不能自以为是。除此之外,在课外,教师也要有意识的建立自己的和蔼形象,通过课间与学生聊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方式,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3]。
(二)紧扣教学目标设计互动环节
        教师在设计互动环节时,不能随意而为之,更不能不进行课前设计。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明确互动动机。例如,有些互动环节就是为了活跃氛围,那么教师就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互动环节,且这个环节不需要花太多课堂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之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有太多的即兴互动,不要即兴设计互动环节。在互动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即兴发挥,可以适度调整互动时间和节奏,但是这种调整要在教师的掌控之下,要让看似不经意的一个小互动都富含深意,这样才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以《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对于每个互动环节都有明确的动机,如果教师要让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元素,提升学生的归纳能力,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提问,如“你认为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等,对于这些问题,也要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如果学生回答的不好,教师不用立刻否定,或者自己说出正确答案,那样会给学生挫败感,也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用一些语句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去调整思维,找出正确的答案。在学生说出正确答案以后,教师应该立刻给予表扬,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互动的快乐,并真正收获知识、锻炼能力。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把握课堂教学,不能因为一个问题花费太多课堂时间,这样才能够保证课堂效率[4]。
(三)通过丰富的互动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除了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还需要在形式上多下功夫。除了提问互动,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进行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游戏环节,来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游戏中收获知识,实现轻松学习。除此之外,还有合作教学法、小组竞赛法等等多种互动形式,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偏好,融入不同互动形式,以此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如在学习《拍手歌》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与同桌面对面相对而坐,边拍手边背诵这篇课文,教师背一段,学生背一段。学生有爱玩的天性,往往会积极参与这个游戏,主动去学习和背诵课文。而教师也参与了学生之间的游戏,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故意背错一两句,让学生去指正,以此来为课堂增添快乐,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三、结束语:
        综合以上内容可以得出,对于小学语文课堂而言,师生互动主要存在学生发言不积极、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师生关系不够平等和谐、互动动机不明确、互动形式过于单一,而想要实现愉快互动、轻松学习,教师就要从问题的根源出发去进行优化和改进,需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紧扣教学目标设计互动环节、丰富互动形式。

参考文献:
[1] 郭熙.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8(01):45-46.
[2] 梁红燕.基于师生互动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1(02):84.
[3] 车晓琳.活跃·积极·愉悦——小学语文课堂气氛营造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1(02):71-72.
[4] 李英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方法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1(02):46-47.
作者简介:谢辉源,女,1972年11月,民族:汉族,籍贯:海南省乐东县,学历:专科,职称: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