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幼儿园自主性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洪剑
[导读] 幼儿阶段的孩子,普遍贪玩好动、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其更喜欢在自由自主、无拘无束的环境内学习知识、提升能力、获得发展。
        洪剑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周城幼儿园   江苏常州   213300
        摘要:幼儿阶段的孩子,普遍贪玩好动、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其更喜欢在自由自主、无拘无束的环境内学习知识、提升能力、获得发展。而由于区域活动的构建形式比较灵活、多样、丰富,且可以根据主题、材料、内容的变化而改变,以实现对幼儿各方面能力与意识的培养。这使得以自主性区域活动为引领,通过对教育方式与活动途径的变革,组织幼儿开展探索体验,进行思考感知显得尤为必要。而且,幼儿在自主性区域活动的刺激与作用下,其各方面能力、意识、素养都会得到切实培养,更利于幼儿认知夙愿的释放。因此,教师在落实幼儿教育与指导时,应加强对自主性区域活动的构建与实施,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更多自主探究、深度学习、合作交流、研讨分析的机会,让孩子们在自主性区域活动的驱使下感知不同事物的特性,了解具体材料的价值,探析辅助案例的内涵,获得认知发展的满足。以借助自主性区域活动作用的发挥,切实强化幼儿园教育教学效能的提升,让幼儿在不同区域、场景、领域内更好提升自己、发展自己。
关键词:幼儿园;自主性区域活动;有效开展
        置身于自主性区域活动领域,幼儿不论是开展游戏,还是进行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都会得到切实调动,且可以于无形之中激活幼儿各方面潜质,更利于不同幼儿认知需要的满足。更为重要的是,自主性区域活动可以更好弥补不同幼儿性格、认识、能力、素养等方面的差异,使每一个幼儿根据自身认知特性,积极参与实践、协作、互动,以达到切实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目的。因此,为了更好促进幼儿自主性认知能力的发展,教师应以自主性区域活动为驱动,加强对各类自主性区域活动素材的借助、自主性区域活动项目的设计、自主性区域活动资源的整合,为幼儿构建出开放性、宽泛式、多元化自主性区域活动生态,从不同领域、角度、层面来提升幼儿的自主性潜质与能力的开掘。让幼儿在自主性区域活动内更好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以切实强化对幼儿认知夙愿的释放,来发展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实践能力、自主协作能力。
        一、开展自主性角色区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协作互动能力
        众所周知,幼儿期的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且想象力丰富,自主性角色区游戏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幼儿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用心感知对应教育主题的内涵,形成良好的思想认识与积极的人生态度。更为重要的是,角色区游戏活动较强的交互性、协作性特质,可以让幼儿在与同伴对话、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形成各方面能力,认识到尊重他人、遵守规则、互帮互助、协作分享的重要性,于潜移默化中纠正其各类不良意识与不当表现,推动其社会性发展的实现。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欢乐超市、爱心医院、高高美食店、冰冰冷饮店、趣多多美术馆、飞行理发店等角色区,并和幼儿一起确定游戏主题,让幼儿在参与自主性角色区游戏中融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用自己的行为、表现、语言等表达自己的内心夙愿,在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中获得坚持、专注、表达等意识的发展。而且,幼儿在参与角色区自主性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惑,面临一些挑战,此时,教师在进行一些必要性指导,鼓励幼儿自主去探寻解决方案,来实现对幼儿协作互动能力的锻炼。
        二、开展自主性情境区体育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以情境区体育活动的开展,来实现对幼儿身体机能、心理调适、适应能力的锻炼,更易凸显自主性户外区域活动作用与价值。而且,由于户外空间比较宽敞,环境相对开放,且可以满足各类自主性区域体育活动的需要。

因此,教师应注重对自主性情境区体育活动形式的优化与创新,尽量将诸多幼儿所喜爱的体育活动内容、项目、形式等融入其中,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还可以通过不同形式活动之间的互补,让幼儿在不同自主性情境区体育活动中得到不同的锻炼,获得丰富的体验,使自主性区域体育活动的有效性得到全面提升。另外,在设定活动目标,制定活动规则,落实活动指引时,教师更应该本着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多关注幼儿的个性差异,让不同幼儿在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自主性体育活动区域内更好提升自己,发展自己。例如,可以通过自主性情景区体育活动来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加强幼儿的互动能力和配合能力培养;还可以借助自主性情境区亲子游戏活动来增进亲子感情。让幼儿在不同自主性情境区体育活动的驱动下,获得身体协调性、机体综合能力的发展,以切实强化对幼儿身体、心理状态的调适与发展。
        三、借助自主性活动区材料投放,推动幼儿的探究意识提升
        为了切实发挥自主性区域活动的作用,教师应加强对区域活动材料的应用,将各类材料分类投放、分类呈现,让具有不同认知倾向的每一个的幼儿都得到提升提升自身认知能力的机会,使自主性区域活动的开展更具针对性、发散性、开放性。同时,结合自主性学习需要,选用不同的自然材料与生活材料来激发幼儿的思想与情感、意识与能力,尽量使多元化、丰富性材料进入幼儿视域,以全面触发幼儿动手试一试、动脑想一想的意识。例如,在自主性美术区开展“我的花瓶”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将自己课外自主搜集到的饮料瓶、废旧纸盒、废弃纸杯等引入活动区域,用其来制作瓶身,又用辅助性羽毛、纽扣、画笔等来点缀瓶子,在材料的引领下进行创造,提升其自主性学习能力。而且教师还应根据不同幼儿的认知特性与发展需要,对各类自主性区域活动材料予以整合、分类、重构,使其与幼儿活动需要紧密关联起来,以切实满足不同幼儿的认知发展需要,提升其综合素质与能力。
        四、结论
        总之,与传统区域活动相比,自主性区域活动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也更利于不同幼儿发展需要的满足与认知夙愿的释放。而且,随着幼儿自主性参与、协作、互动的强化与提升,很多教育活动的开展方可更为科学、深度、到位。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幼儿在自主性区域活动内的表现与反映,开展一些辅助性指导,来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切实凸显了“以人文本,因人而异”的教育理念。但是,由于不同幼儿认知特性不同,以致其在参与自主性区域活动,往往会面临诸多挑战与困惑。如果对其不做科学指导,充分协助,以自主性区域活动为载体教育活动实施自然难以达到其预期目的,幼儿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意识、素养培育也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应以幼儿实际为基础,并根据自主性区域活动主题、内容、要求等对活动途径、措施、目标等予以适时调控、灵活建构、充分迁移,使自主性区域活动的开展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并对不同幼儿进行深度引导,促使其充分融入其中,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实践、开展互动、获得提升。通过自主性区域活动作用的发挥,来实现对幼儿认知能力的提升与发展需要的满足。
参考文献:
        [1]赵晓玲.幼儿园自主性区域活动课程实践研究[J].新课程评论,2019(01):98-105.
        [2]刘艳.浅谈幼儿园自主性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7(19):150.
        [3]张丽君.情智教育引领下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自主性[J].学周刊,2017(13):227-228.
        [4]汤菲红.幼儿园自主性区域活动中教师支持性策略的研究[J].教师,2015(30):104-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