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
重庆高新区西永第一小学校
摘要:本论文以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为例,从“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中培植爱国主义”“在了解祖国传统习俗中培养爱国主义”“在品评民族英雄形象中培育爱国主义”“在品味祖国语言文字中浸润爱国主义” “在感受汉字、书法文化中弘教学中扬爱国主义”五个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一问题。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小学语文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习近平主席在中央政治局讲话中强调:“?要结合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中牢牢扎根,让广大青少年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践行报国之行,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一条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语文教学讲求“文道统一”,爱国主义教育就是“道”的重要部分。“文道统一”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语文课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
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下面,笔者将以部编版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为例,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谈一谈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中培植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960万平方公里,广袤而美丽!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课本的每一册书中,都安排了一些具体而精彩地描绘我国美丽多娇河山的课文。比如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的《草原》、古诗《浪淘沙》《江南春》等课文,分别向学生们展现了“一碧千里的草原图”“奔腾浩荡的黄河图”“生机勃勃的江南图”。语文课上,老师可适时地利用课文插图和网络收集的相关图片,采用观赏、介绍、评议等形式,让学生从视角上直观地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接着再聚焦课文中具体写美景的精彩句段——《草原》的第一自然段,《浪淘沙》重点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江南春》中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让学生进行品读、赏析以及想象画面等,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受到触动与感染,产生爱国情怀,由衷地欣赏和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在了解祖国传统习俗中培养爱国主义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俗、道德风尚和礼仪观念。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等,它们都是通过历史传承下来的。它们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文化渊源的基因。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就是感受传统习俗。本单元4篇课文分别向学生介绍了“春节”“腊八节”“寒食节”“七夕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各种习俗。教学中,老师可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开展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或阅读,或梳理,或评价,或收集,或交流展示……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习俗的来历,感受传统习俗的丰富多彩与无穷乐趣,从而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心生热爱,进而达到一代代发扬与传承的目的。
三、在品评民族英雄形象中培育爱国主义
英雄气概、英雄事迹和英雄精神,是一个国家高度体现民族力量的内生源泉,传播英雄文化也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描写英雄人物的课文,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狼牙山五壮士》《灯光》等。课文中五壮士英勇杀敌、舍身忘死、为国牺牲的精神,郝副营长在紧要关头为了整个团队的胜利而牺牲自我的精神,都非常令人震撼与感动!教学中,老师可组织学生在梳理情节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人物形象的品评。学生们在阅读、勾画、批注中去思考,去概括,去交流,他们对英雄形象的认识就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对英雄的敬佩之情、崇拜之心也会油然而生。这些充满正能量的情感不断蓄积,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它们必将转化上升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四、在品味祖国语言文字中浸润爱国主义
由于汉语是以单音字、双音节词为主,能工整的对仗,有平仄声调,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富有节奏美、音乐美。汉语的这一特点在诗歌中体现得最为突出,不管是古体诗的“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还是现代诗歌,它都有句式整齐、押韵等特点。部编版六年级上下册共安排了20首古诗词(课文中9首,《园地》中1首,《古诗词诵读》10首)。在诗词教学中,老师可引导学生反反复复地诵读,仔仔细细地品味。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让学生在明白大意的基础上,去找出韵脚,感受对仗,体会韵律与节奏之美,学生自当体会到祖国语言之妙趣!
汉语词汇丰富,无可匹敌;汉语词义精细,无与伦比。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专门安排了一次关于“说”字多种说法的练习。课堂上,让学生各抒己见,梳理出几十种表示“说”的意思的词语,他们会真切地感受到汉语词汇的丰富性。课后习题中也有不少训练用词准确的练习,如《狼牙山五壮士》课后练习“体会带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句子中“斩钉截铁”“夺过”“砸”等词语,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五位壮士的英雄壮举,塑造了为了人民不畏牺牲的英雄形象。课堂上,老师可采用去词、换词、比较等方法,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从而感受汉语表达的精妙,进而激发起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五、在感受汉字、书法文化中弘扬爱国主义
中国汉字文化拥有6000多年的历史,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汉字是表意兼表形的文字,是注重审美形象的文字。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的重要基石。《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化中国公民的基本素养。”为落实这一意见,小学语文部编教材的《语文园地》里特意编排了“书写提示”,从低年级的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到中年级的单字、句子、段落书写,再到高年级的古诗、短文等篇章书写及书法家介绍、书法作品欣赏。这样的编排,就使学生的汉字书写、书法学习呈常态化、序列化的螺旋上升。
六年级的学生处于小学的最高阶段,在识字写字方面都已经具有丰富的经验。课堂的写字环节中,老师一方面要注重学生的自主识字、写字训练,另一方面还可对学生进行汉字、书法文化的引导,如对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以及对某些有特点的汉字进行字源字理的拓展,对著名的书法家的介绍、对书体的分类、书法作品的欣赏等。这样有汉字、书法文化渗透的写字教学,使学生不仅识好了字、写好了字,拥有一定的书法鉴赏能力,而且对汉字、书法文化也会产生兴趣,从而热爱祖国的文字!
总之,语文课程内涵丰富,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爱国主义元素随处可见。只要老师们做一个有心人,积极发掘,善于利用,一定可以让语文课成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主阵地,让爱国主义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