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西安大路小学 吉林省 长春市 130061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强化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语文素养,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参与到阅读当中,进而提升阅读教学效率。本文重点阐述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创新路径,以此更好地强化学生的阅读水平,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策略
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以及落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都能够认识到阅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及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性,只有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如果学生在阅读当中不会读、读不懂,必然会妨碍到学生学习其他的知识内容,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将听、说、读、写等相互综合起来,也是学生进行识字的重要方式方法,也能够为写作积累相关的写作素材。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真正的做好阅读教学,才能够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一、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环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事实上是文本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对话,是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一种对话,在教育教学中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引领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生机活泼地进入到学习当中,并善于发现学生当中的闪光点,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新课程教学理念当中,阅读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民主、互动、信任的过程,阅读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以及学生与文本之间思想交流碰撞的过程,知识掌握形成的过程,情感的沟通都是在对话交流中形成的。为了更好地构建和谐的课堂关系,要突出外在环境的和谐,充分发挥环境对学生熏陶的作用,以此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可以充分利用黑板报的抄写、绘图等,与学生所熟悉的故事、童话塑造外在的环境,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积极性。此外,还要能够关注学生在阅读当中的兴趣,只有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当中,要培养学生先说后问再讨论,积极参与到阅读的学习当中,要针对阅读内容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真正地走进文本,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二、激发阅读思维,强化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从阅读的心理层面来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也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矛盾心理过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从接受第一个信息,学生的阅读活动就开始了,学生在对这个信息不断地询问、猜测并产生结果期待,正是这种猜测、期待,从而使得阅读活动能够得以更加自主地进行,教师在阅读当中表现得有热情,学生才会在阅读当中更加有动力。这就需要在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着重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参与到阅读当中,引导学生深层次地思考,并进行学习,同时教师也要着重把握学生的情感脉络,随着阅读内容的不断推进和强化,学生的思想也会得到共鸣。小学生还是处于儿童阶段,当感知阅读当中的动情之时,情感也会随之高涨,大脑皮层处于兴奋中心,教师可以从学生的面部表情、声调等敏锐地观察到学生在情感方面的变化,教师也要适时地牵着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
三、培养质疑能力,调动主动性、积极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也要引导学生进行疑问,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和积极性,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只要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就应该回答,以这样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教师也往往是通过一篇篇的阅读教学来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为了更好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升,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方式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相对内容进行预习,有不懂的生字、生词,可以通过查字典工具的方式来进行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可以让教师进行分析解决。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不理解的地方提出,可以是某句话,也可以是某段文章,让学生养成在阅读当中不懂就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当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进行分析解决。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可以发现学生的求知欲望会越来越高。
四、养成摘抄习惯,提升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也要注重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方式方法,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圈圈画画做笔记,随时地写下自己的看法体会,也可以在课外阅读当中将一些的优秀的字词句进行摘抄、写读后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潜移默化当中提升学生的阅读以及写作能力,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也能够达到知识积累的目的。要能够认识到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要能够养成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这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当中,一定要多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开发学生进行想象的思维空间。通过对优秀的文章进行积累,也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阅读所具有的魅力,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阅读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价值,通过阅读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宜的方式来开展阅读教学,以此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了更好地构建和谐的课堂关系,要突出外在环境的和谐,充分发挥环境对学生熏陶的作用,以此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外阅读当中将一些的优秀的字词句进行摘抄、写读后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潜移默化当中提升学生的阅读以及写作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要不断地探索有关阅读开展的相关方式方法策略,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朱自强.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入阅读”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03):10-15.
[2]高先丽,李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深度学习:内涵、特点与策略[J].教学研究,2019,42(02):107-113.
[3]余玲艳,代建军.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7(08):92-96.
[4]田春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06):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