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乡土资源,构建特色幼儿园园本课程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周丽
[导读] 本文立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构建实际情况,依次从可行性、有效切入点及其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入手,针对乡土资源恰当运用视野下幼儿园特色园本课程的构建这一主题进行了细致的阐述与探讨。
        周丽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钱清街道遗风幼儿园
        摘要:本文立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构建实际情况,依次从可行性、有效切入点及其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入手,针对乡土资源恰当运用视野下幼儿园特色园本课程的构建这一主题进行了细致的阐述与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园本课程;乡土资源;可行性;有效切入点;注意事项
        幼儿园园本课程是指彰显有幼儿园鲜明特色的、其他幼儿园并没有的特殊教育课程。相较于专业的课程,幼儿园园本课程更富有自己的特点,是贴合自身幼儿园实际情况的课程。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构建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呼声越来越高。身为幼儿园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在自身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便想方设法进行园本课程的构建。这一过程中,绍兴富有特色的乡土资源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也让我们备受启示,为何不将我们丰富多彩的绍兴乡土文化走进幼儿园课程之中,走进幼儿们的心灵,给予幼儿们以更多的启迪呢?想到便积极付诸实践,我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与探索。现将依托乡土资源构建特色幼儿园园本课程过程中所获得的认识与看法呈现如下,盼能带给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以些许启迪。
        一、借助乡土资源构建特色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可行性
        (一)现代素质教育理念提倡园本课程的建设
        现代素质教育理念提倡园本课程的构建与创设,鼓励广大基层教师们从教育实际情况出发,从所教内容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意识地建设起富有鲜明特色的园本课程。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明确指出“立足幼儿们已有的社会生活实际,创新般地开发与利用多样化的教育资源”。从这一层意义展开来讲,园本课程的构建早已成为了现代教育的大趋势。身处这一大的环境之下,幼儿园教育工作者自然也应当积极顺应教育趋势,致力于进行园本课程的建设。
        (二)乡土资源的运用符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在以往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时候教师与幼儿们所使用的教材是脱离实际社会生活实际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幼儿们出现认知上的障碍与偏差,从而对于其更好地建立起外界的认识与看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但若从乡土资源出发,将幼儿们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巧妙引入到教育之中,除了有助于营造一种幼儿们喜闻乐见的教育氛围,而且还有助于幼儿们凭借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更好地突破认知与理解,有效建立起对外界的深刻认识。这奠定了幼儿教育工作者引入乡土资源创建幼儿园园本课程的重要可行性。
        二、借助乡土资源构建特色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有效切入点
        (一)借助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特色教育活动
        借助乡土资源构建丰富多彩的幼儿园特色教育活动,是依托乡土资源创设幼儿园园本课程的重要切入点之一。这就要求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有意识地筛选合适的乡土资源并结合幼儿们的实际认知特点与感兴趣的内容灵活组织教育活动。例如,越剧也称绍兴戏,与京剧、黄梅戏、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在国外享有"中国歌剧"的美称。考虑到越剧贯穿于幼儿们日常生活之中,我们幼儿园有意识地组织了以越剧为主题的特色教育活动。首先,我们教师提前学习越剧的相关知识,并精心制作好了PPT,在教室内通过灵活的播放带领幼儿们走进了越剧奇妙而又充满魅力的多彩世界。在观看PPT,聆听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孩子们了解了越剧中小生、花旦、武生等不同角色在装扮、人物性格上的不同,也从一个个不同角色不同的手势、动作、眼神中体会到了其想要传递出来的细腻感情。这便初步带领着我们绍兴的孩子们感知到了越剧艺术所具有的无限魅力,不少孩子们更是因此萌发了想学越剧的美好愿望。在接下来的教育活动中,我们还特意邀请班上某名幼儿的外婆前往幼儿园为我们的幼儿们带来了越剧的生动表演。这名幼儿的外婆可是实实在在的越剧爱好者,无论是唱腔、身段、念白都极富越剧的魅力,因此,幼儿们很快便融入到了其中,津津有味的听起来。

在以方言为主要载体的越剧中,幼儿们感知到了方言的魅力,体会到了越剧这一艺术形式的独特美感,在亲切的、熟悉的氛围中形成了热爱绍兴、传承绍兴越剧的自豪感与真挚感情。可以说,依托绍兴越剧这一乡土资源所创设的特色教育活动让幼儿们的幼儿园学习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且也让学生们热爱家乡的信念得以进一步的激发,效果一举两得。
        (二)借助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特色环境创设
        环境在无形之中给予人们以深刻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环境创设成为了幼儿园教育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身为基层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有感于绍兴丰富、富饶的人文、自然文化,巧妙借助乡土资源构建特色幼儿园环境,在无形之中带给了幼儿们以美的享受与体验,且促使着幼儿们朝着真、善、美的方向有效发展着、进步着、成长着。
        例如,兰花是绍兴市市花。追溯绍兴栽种、养殖兰花的历史不可谓不久远。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文字表明绍兴已经开始培育有兰花,历史之悠久可以说是世界之最。而对兰花的热爱也早已在悠悠的历史进程中深刻地引入到了绍兴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他们精神文化追求中不容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感于此,我们便以兰花入手,巧妙进行了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让幼儿们触目之所及能见到兰、闭目之所听能听到兰,当兰花成为了幼儿们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组成时,幼儿们对兰花自然也便能有更多的了解,也更能了解兰花背后所代表着的那种崇高品质及其精神理念。像我们的楼道便摆放有幼儿们手绘的兰花图画,还有幼儿们用纸手工折叠的兰花,响彻在幼儿园上方的也是一首首与兰相关的古诗词。在利用兰花打造美、创设美、传播美的过程中,幼儿们也深深的感知到了美、收获到了美,这便是借助乡土资源进行环境创设所彰显出的突出意义与价值。
        三、借助乡土资源构建特色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注意事项
        (一)乡土资源的融入应当进行精心挑选
        乡土资源所包含的内容众多,有社会人文乡土资源,有自然地理乡土资源,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且在繁多的乡土资源中,有的内容是优秀的,值得传承与弘扬的,但不可避免地也存在着些许糟粕成分。对此,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将乡土资源融入到幼儿园园本课程构建的过程之中一定要擦亮双眼,精心挑选,将那些闪耀着光芒的先进的乡土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挖掘与利用,对那些不适宜的乡土资源加以摒弃。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将最合适的乡土资源科学而合理地运用到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之中,进而获得更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效果。
        (二)乡土资源的融入应当润物于无形中
        幼儿阶段的孩子们年龄较小,若仅仅只是面向他们单纯进行乡土资源内容与知识的讲解,幼儿们很容易产生抵触与排斥的兴趣。这样一来,预期中的理想教育效果自然也便流于了形式。为此,幼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尊重幼儿们的这一认知特点,通过巧妙而科学的方式以一种灵活且无形的方式对幼儿们进行乡土知识的传递。这样幼儿们在不知不觉中才能接受知识,才能产生热爱家乡、传承与弘扬家乡优秀文化的理念。
        四、结束语
        乡土资源的恰当运用在推进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在彰显出浓浓幼儿园特色的基础上,吸引着幼儿们积极参与、主动融入。为此,在日后的幼儿教育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针对两者的融合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以让乡土资源切实推动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建设,让乡土资源在幼儿园中开放出一朵又一朵绝美的教育之花。
        参考文献:
        [1]厉丽.基于乡土资源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化实践新探[J].中国农村教育,2020(06):38-39.
        [2]郭静.乡土资源在幼儿园园本课程中的实际运用[J].好家长,2018(39):118-118.
        [3]严卓仙.利用乡土环创打造园本课程[J].求知导刊,2020(07):46-47.
        [4]秦兴.挖掘乡土资源,开发园本主题课程[J].山海经,2019(05):73-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