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萍
柯桥区华舍有春幼儿园
摘要:告状行为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常见的行为之一,他是儿童与教师之间的一种常见互动。具体地说,告状行为是指儿童处于同伴侵犯或发现同伴某种行为不符合集体规则等原因而发起的指向教师的言语行为。在幼儿时期,孩子的认识水平低,生活经验缺乏,各种心理过程,特别是认知处理过程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而,他们对周围所发生的事不能进行完整的、全面的评价,也不能应付和处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问题。
关键词:告状行为;老师;幼儿
在幼儿园,老师是幼儿心中的“权威”,幼儿相信老师的一切。所以老师在对待孩子们的告状行为时,一定要认真谨慎,切不可以主观判断来解决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告状,我们老师也要加以区分,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教育,让幼儿在每一次告状的过程中明白,哪些情况是“一定要告状”的,哪些情况“可以告状”或“不需要告状”的,给孩子一些正确的方向,以致在源头上减少“不需要告状”的行为。如何处理幼儿告状行为,才能帮助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呢?
一、要重视幼儿的告状行为。
幼儿选择向老师告状,就是因为他们相信老师,此时在他们心中,老师代表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们希望得到有效的处理。所以,老师绝不能敷衍了事,因为如果对孩子的告状不予理睬,不但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会使孩子产生压抑感但如果我们总是一味的袒护孩子,久而久之他们会把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告到老师那里,会逐渐形成遇事爱找茬,心胸狭窄等不良心态。所以教师在了解纠纷的原因后,要认真调解加以解决,对那些持强凌弱的幼儿加以批评,对被欺负者给以安慰和保护。
二、以适当的方式解决幼儿的告状
教师要耐心听取幼儿的告状行为,细致全面的调查、争吵、控告的原因。详细地弄清告状原因。经过我的观察,我发现爻爻爱告状是因为以下几点:一是受了欺负想找老师能同情和保护他;二是给他人告状希望得到老师的信任;三是想充当正义的小使者。分析了原因,我想我就要有的放矢,改变爻爻的这种爱告状的行为。
一天午睡前,我找爻爻谈心:“老师知道你是个很热心的孩子,老师和班里的每个小朋友都非常喜欢你。”爻爻笑了,我接着说:“你是不是很喜欢和老师说话,很想把你看到的告诉老师呀?”他点了点头。“老师也很喜欢和你说话,可是,我们不能什么时候都说话,这样会打扰到其他人的,我们约定每天睡觉前说会话好吗?”“好”“那你以后就将你看到的,想说的留到我们两个谈心的时候说,不总告状了好吗?”“好”。接下来的几天,爻爻的告状次数明显减少,我给与她及时的表扬,并坚持睡前和她聊几分钟。让她把想说的都告诉我,满足她说的愿望。慢慢的,他变得不爱告状了,我想他感受到了,不乱告状的他老师更喜欢
三、教给幼儿必要的技能,减少告状行为。
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妥善的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平时多注意训练幼儿,教给幼儿必要的技能,对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影视动画、故事”媒介的影响
老师可组织幼儿观看影视动画、听故事等,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评价其中人物的行为,让孩子学会公正、客观地看待别人、多学习别人的长处,多发现别人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找出自己不足,以此来丰富幼儿是非的感性经验,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减少幼儿的不良行为。还可以组织幼儿通过谈话、讨论等形式,讲一些幼儿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幼儿来想办法解决,提高幼儿独立处理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减少幼儿告状行为。
(二)培养幼儿做个懂礼貌、会谦让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多引导幼儿说说“你好”“谢谢”、“对不起”“请你帮帮我你玩一会,给我玩,好吗?”等礼貌用语,学习谦让,做个有礼貌的人,懂得谦让的人,会更容易与别人沟通、交往,也更容易获得别人的接纳和认同。
正确认识和处理幼几的告状行为在幼儿园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既然我们耕耘在幼教这块领地,我们就责无旁贷去了解孩子、重孩子、培养孩子。从孩子身上去发现、去寻找、去探索更好的教育方法,干好本职工作。我深信,只要我们每位教师的心像清泉一样,浇灌出来的必然是青青幼苗:只要我们坚持地努力工作,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