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汤耀祥
[导读] 自新课改在全国实施以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渐渐推展开来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对高中学生学习物理非常有帮助,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学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自主想象力、物理思维以及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汤耀祥
        福建省云霄第一中学363300
        摘要:自新课改在全国实施以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渐渐推展开来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对高中学生学习物理非常有帮助,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学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自主想象力、物理思维以及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模式;高中物理;实践研究
引言
        发现法和探究法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是指在学生了解基本课文内容之后,通过物理教师引导的方式使学生的思维进行互通,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概念理解的一种实践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很好的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教师则更多是扮演一个辅导者,通过科学的引导提升学生物理学习效率,使学生的自主钻研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使高中物理学习高效提升。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对高中学生物理学习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动性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和社会主流环境的影响,当前我国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主流教学方式还是"灌输式教学法",并不是说这种教学方法就不好,而是由于高中物理理论知识较为枯燥无味,学生如果听不懂就不会不愿意再去听讲,使班级里面的学习氛围沉重,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主要是被动接受知识,没有真正的喜欢这门学科,导致教学效率较低,学生学习效果低下,影响教师教学效率的同时还阻碍着学生物理成绩的提升。而探究式教学模式则可以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让学生打心底去喜欢上物理这门学科,使高中物理教学质量高效提升。
(二)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阶段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共同组成了高中物理,实践探究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能力体现,许多高深的理论知识单靠学生去研究书上的概念解释真难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而是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根据书上的概念和自己的实践相融合,最终真正理解相关知识的真正奥义。因此,探究式教学模式给予学生一个,学习的平台,有效调动物理教学气氛,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高中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自我探究中提高了学生的实践研究能力,这对于物理这门学科是非常重要的,物理学科需要学生把日常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才能真正意义上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合作探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使课堂教学气氛得到缓解,打破沉闷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在有效的课堂时间里有更多的机会与同学们进行交流、探讨课堂上疑惑的问题,激发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学习兴趣,能够与别的同学互相探讨各自的理解,融会贯通优秀方法,集众人之长使物理学习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创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上的应用策略
(一)发挥高中物理教师的引导作用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自我学习在自我探究中发现问题的本质,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问题的基础上去大胆的思考,在日常的教学课堂上,物理教师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引入课程知识,最后在教师由教师纠正错误,高效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例如,以鲁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重力与重心"这一章节中,有关于重力和重心的学习。物理教师可以在正式讲解知识之前提问学生问题:"我们生活中的苹果是怎么样从苹果树上面掉下来的"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进入的本节教学课堂学习,给予学生时间去思考讨论,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举例:为什么篮球在脱手之后会笔直的掉落在地上,而不是向左向右或者是向上飞呢。在举例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拿起自己的书本进行实验,以此来引入重力的概念,再让学生根据刚才的实践去书本上找答案,在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组建讨论小组,合作探究
        组建物理学习小组是探究式教学模式下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个体的思考范围显然是具有局限性的,但是组建学习小组则可以集众人之长,让每个人的思想进行碰撞,从而达到自主探究学习的目的。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环节,教师可以根据班级里面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组建物理学习团队,在组建学习团队的时候,可以根据每个学生对物理知识掌握水平的不同进行分类,把班级里面的优等生与后进生分配到一个小组,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可以让优等生带动后进生,形成更加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各有千秋的情况下有利于学习小组成员相互促进成长,带动学习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互帮互助的物理学习氛围。但是在组建小组的同时要注意,要让组内成员的答案都是自己思考得出的,避免抄袭他人成果的现象出现,起到相反的作用。要让学习积极的同学带动积极性较差的学生去自主思考探究,从而达到探究式学习的真实效果。
        以鲁教版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这一章节为例,在教师讲解相应的物理基础定义以后,可以让学习小组内部实践讨论,给每个学习小组分配相应的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讨论之后,教师就可以提问,让学习小组成员思想互相碰撞,使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三)课后学生自我点评和教师评价
        上文已经指出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扮演一个辅助者的身份来科学的引导学生,因此,在日常的物理课堂实践探究结束后,教师可以先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在刚刚探究过程中的自我表现评价一下,觉得有哪些做的不够好,实践过程中有哪些疑惑,这个时候物理教师就要及时的为学生解疑答惑,趁热打铁,真正的起到自主探究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在学生实践探究环节中要认真观察每位学生的表现,实践结束之后,指出这些学生的缺点和优点,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要注意评价用语,要以鼓励性语言为主,指出学生不足之处的同时适当的进行鼓励,对学生实践过程中的优点也要进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物理教师的认可和尊重,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为日后的长久物理学习打下感情基础,让学生愿意去主动询问老师疑惑之处,主动去探究物理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民主的学习环境,从而更加愿意去找物理教师帮助,以此提升物理教学质量。
总结:
        教学模式的本质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去学习进步,探究式教学模式也不例外,它需要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更加积极、更加上进,因此物理教师要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成为整个物理教学环节的中心,使学生能够在欢快的学习气氛中学习进步,通过自我学习、合作讨论等学习方法提高物理成绩,教师在要及时的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思想,引到学生在正确的方向思考探究,提高班级的物理学习效率这需要教师不断的去摸索尝试,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春喜.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实践研究[J]. 读与写(上,下旬),2016,13(12):284-284.
[2]郭翔东,郭相成. 学案导学高中物理课堂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6):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