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建丹
瑞安市第二实验小学325204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教学内容,通过数学科目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中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主动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此情况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切实提高他们对数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问题意识是帮助学生了解数学、认识数学的重要意识,只有在问题意识的驱动下他们才能主动投入到课堂中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策略
引言:数学科目本身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存在较大的学习难度,新课程改革要求下教师要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作为自己的教学任务,因此老师要采取有效方法帮助 突破这一难题。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思想,教师可以从此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提问氛围
过去较为传统的数学课堂中以教师的口头教学为主导,学生只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开展学习活动,并且学生对教师存在害怕、忌惮的心理,这让教师与学生的数学教学变得紧张枯燥,在此情况下学生不敢向教师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教师与学生之间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互动,最终导致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得不到明显提升[1]。为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在现代化教育中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提问氛围,让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加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敢于向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
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活动“爱的抱抱”,以6个男生和6个女生为例,当教师说出具体的数字时学生开始按照老师的要求组成相应的团体,游戏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讲台上的人数是由3个4组成的,也可以说是2个6 组成,在活动中学生发现了这一规律,随后教师用亲切的语气对学生说:在课堂中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呢?学生便提出自己的疑问:在刚才的游戏中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这样的数叫什么呢?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亲密互动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让他们敢于向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
二、使用鼓励性语言让学生敢于提问
语言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载体,说话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若想在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从语言开始着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每个学生的经历不同,导致他们的兴趣爱好、认知能力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习数学时部分学生能以较快的速度掌握教师所讲学的方法,而部分同学学习速度较慢,还要经过长时间的斟酌才能理解相关内容,对于这部分同学如果教师不多加关注,长此以往他们会跟不上教学节奏,从而丧失学习信心。为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师要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向同学或教师请教自己的不会的题目,意识到提问的重要性[2]。
比如当教师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一课,教师先用16×3为例题让学生尝试用小棒得出最后的结果,初步掌握学生的计算能力,在计算过程中发现计算能力相对较弱的同学,之后的教学活动中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他们身上。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例题,其中有3人要出去玩碰碰车,一人要花20元,请问他们一共要花多少钱?期间主动询问学生存在的问题,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疑惑,为他们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支持。
三、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建能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环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合理的情境创建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与技巧。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并不是让学生凭空产生,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情境去渲染,让学生感受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进而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最终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切实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当教师对学生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教学时,首先教师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图形图片,其中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内容,随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在刚刚的图片中大家发现了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教师正式进入课堂教学。教师让学生自动寻找自己现在拥有的四边形物品,并观察它们有什么样的特征,规则还是不规则,可以怎么计算它的面积,之后教师再用课件向学生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图片向学生讲解它们的特点和面积计算方式,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情境创建中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思考中提高自己的问题意识。
四、利用学生特征激发好奇心
小学时期的学生学习能力还未发展成熟,许多方面依然需要教师与家长的有效引导,贪玩是他们的天性,他们对新鲜事物具有浓烈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他们会愿意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都投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这一特点可以很好的运用在学生的学习中[3]。首先教师要认识学生的这一特征,了解他们的学习心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因素展开综合的分析,随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这一特征有效融合,让学生在二者的结合下激发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意识,从而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
以五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为教学案例,与低年级的学生相比五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他们能相对明确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对事物的认识与判断也有了明显的增长,在教学中老师为三位同学准备了礼物,分别是橡皮擦、铅笔和文具盒,教师用“击鼓传花”游戏让学生思考哪几位同学会是今天的幸运儿,教师对学生提问到:这样的方式可以抽出幸运的三位同学吗?如果运用此游戏选择出这三位学生,每位学生获得礼物的可能性是多少呢?在此情况下许多学生都想获得教师手中的礼物,于是开始认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思考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比如这样的方式合理吗?能有效抽出这几位同学吗?学生的思考开始让他们意识这些问题的有效性,切实提高他们在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意识。
结束语
数学学习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只有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保证他们的学习效率。为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结合学生本身和自己的教学内容做好万全的计划,在课堂中多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敢于向教师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方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将学习数学的方法与技巧更好的传授给学生。
参考文献:
[1]陈坚.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华夏教师,2020(07):59-60.
[2]陈惠芳.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4):64.
[3]李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5):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