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课程的整合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李保祥
[导读] 信息技术和数学的有效结合是最重要的目标,在上数学课中,把信息技术看作教学工具与教学结合,改进课堂效果。
        李保祥
        天长市工业学校,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
        摘要:信息技术和数学的有效结合是最重要的目标,在上数学课中,把信息技术看作教学工具与教学结合,改进课堂效果。并按照其特点,可以当作工具来辅助学生进行学习,可以巩固自己没有掌握透彻的知识,这样可以锻炼思维创新能力。但是教学中仍还是会有老旧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的有效结合,在创新和学习策略上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数学;整合
        一、必要性分析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老师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述,还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方式,和外界进行交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信息技术和中职数学的高效结合,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会对数学知识自己主动的去学习和思考。另外信息技术和中职教育的结合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素质进行提升,这满足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技术和中职数学能够有效发挥信息技术的有点,实现网络化,用最直观的呈现方式将数学知识进行展现,可以满足终身教育的需要。
        二、实施措施
        2.1树立教学理念
        想要信息技术能够和数学科目高效结合,老师就必须要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一定要时刻牢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的影响,树立具有创新的观念,注重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要严格把握以下原则:
        (1)主体性
        在结合中,一定要根据学生自己的特征和掌握知识的能力,使学习方法有所改变,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及时融入到课堂中。(2)全面性
        中职的数学课时很完整的教学,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因此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的额结合部能只用在某一个教学环节当中,这样会有很大的局限性,要教学的需要来进行有效的运用,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的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3)有效性
        第一是时间方面要具有有效性,要在固定的课堂时间里能够很好地应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收获更多的知识,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所提升;第二在内容要具有有效性,不是所有数学课的知识都能用信息技术来展现,还是会有一些内容需要老师用板书的方式来进行讲述。
        2.2创新教学形式
        老师在课堂中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并且还要给学生适当的选择机会和学习成果的展示等,这样能够让学生有学习的积极性,完成目标。比如,在学习几何知识的时候,对面积或体积等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用先进技术将几何图向学生进行展示,这样能够让学生掌握转化的思维,掌握知识内容,还能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把数学应用到生活中。2.3趣味应用信息技术
        中职学校的教学方式还是会缺少趣味性,这样就会使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本身数学知识就比较枯燥,想要在数学课中学生能够积极地进行学习,就必须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的好奇心充满整个课堂。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结合恰恰能够适应这一特征。例如:将信息技术中的多元化优势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让数学知识能够以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将数学知识进行有效丰富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适合的教学氛围中进行学习。

将信息技术的特征进行场景模拟化,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索能力,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精神,形成创新型思维,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以有效将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提升。
        2.4改进学习方式
        必须要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才能将信息技术和数学科目有效结合,按照教学内容的多种多样,可以选择一些能够进行合作或自我学习的方法,并且可以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把已经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健全知识体系。比如在学习函数方面的知识的时候,当学生对老师在课堂中讲授的知识没有完全掌握时,学生可以在其他课下时间用网络平台来查看习题和详细讲解,也可以把老师的课件拷贝到自己的电脑中,回家之后再进行巩固,这样可以让学生养成复习的好习惯,还能将学习效率提高。
        2.5发挥信息技术教育优势
        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阶段也需要有意识到,对信息技术的资源内容进行应用,中职学校在教学当中用一些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一些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还是处于被动的使用中。要想将二者有效结合,就要对教学形式有所创新,必须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且同学之间要经常合作交流,能够使学生积极加入课堂学习中。例如:目前比较受到师生关注的微课教育模式,就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一种有效教育方法,教师可以提前对所需要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视频的录制,然后把视频播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提前对其进行观看。教师在视频录制的阶段也采取多样化的方法,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时下比较流行的网络用语,或者是近期播出的电影内容等,这些有效的教育方法与课堂教学知识内容的融合,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学生树立起全新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前对教师所传播的微课视频进行观看,以便于使学生提前了解课堂的知识内容,从而减轻第二天教学工作的压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老师也需要在创新型理念的指引下进行讲授,要按照教材的内容、信息技术特征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选出适合的教学内容,不能粗略的使用信息技术。这样的课堂能够真正的发挥出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使中职校园内部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
        2.6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中职校园内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直以来教师所采取的都是传统的教育方法,所关注到的仅仅是学生对于基础性教材中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特别是面对中职院校的学生,很多教师都认为这些学生所需要的就是专业技术的学习,并且在未来工作中也会进入到一线的岗位,所以数学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可有可无,这样的想法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中职院校内部还需要组织教师能够定期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接受其他城市以及世界各地教师所传递的先进教育理念,使其真正的意识到不论是在哪一个阶段的教学工作中,数学这门学科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而真正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也能够保证教师把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的形式融入到中职校园数学课堂上,利用全新理念的引导,带领学生真正的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让学生在数学课堂知识学习阶段感受到不同的特色,从而完善课堂教学的效果,保证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当前学生知识学习的现状,以及学习的效果,吸收网络中所包含的各项有效教育手段,融入本班级学生的特色,采用版本化课堂教学模式创建的方法,真正的使学生跟随着教师的引导,吸收更多的数学知识内容。因为中职院校学生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所以教师还需要从基础知识的角度着手,带领学生稳步前行,这样才能够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效果,发挥信息技术教育优势的目标。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和中职数学科目的有效结合符合现代化教学的需求,也是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需求,更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不仅仅能丰富学习方法,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方面有所掌握,既能将学习效率提升,又能培育学生知识素养,有效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国栋.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课程的整合[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8):92.
        [2]刘晓静.谈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课程的深层次整合[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1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