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锋
广西百色市靖西市同德乡中心小学 533802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通常以语文、英语等学科为主,而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则较少为教育者所关注。在数学教学中,阅读能力并不是一个新兴的话题,而长期被教育者所忽视。阅读能力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包括对数学文字、符号、图标、公式等内容的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在中低年级应该初步形成的重要素养。阅读能力的不足会导致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低下、解题错误率上升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为他们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阅读能力
引言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可以促进其数学语言能力的提高。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一些学生片面地认为学习数学就是完成数学题、解决数学问题,认为只有语文课文才需要阅读,而忽视了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1]。有些学生在自己做题时频频出错,但当教师读出题目时,他们便豁然开朗。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较弱,不能正确理解题目的含义。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一、小学中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意义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了当前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小学阶段的阅读能力培养仍然以语言类的学科为主,许多小学数学教师没有认识到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事实上,阅读能力是数学学习中必要的要素,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深入准确地理解各种数学概念、定义,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加强对数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打下坚实的数学知识基础。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2.1丰富数学阅读教学的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参与度较低,难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对此,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数学阅读教学的质量,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在数学学习中,符号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中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信息技术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数学符号的动画,如等号的两条横线通过一定角度的旋转,变成大于号或小于号,等号中的一条线站了起来,变成了加号,横线蹦蹦跳跳地离开,剩下的一条线变成了减号。通过这种动态化、直观性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快速地了解数学符号,掌握其含义,提升对数学符号的阅读能力。
2.2加强指导,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引导,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受年龄影响,学生往往没有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为学生提供正确的阅读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3]。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生活化元素融入数学知识的讲解中,引导低年级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通过阅读提取教学情境中的数学信息,从而正确解答题目。
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一课时,教师在教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体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教室内找到相应的物品,引导他们观察不同物体的特征,并进行交流讨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围绕重点知识创设生活情境,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从而解决问题。
2.3巧用数学阅读材料,发展数学思维
数学认知离不开严谨的认知态度。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是以小的认知特点为基准的,大多数规律和数学定理都是以直观感知为主,抽象理解为辅。在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体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取经验,在此基础上体验、感知。因此,在数学学习时,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教学,应巧用数学阅读材料,尽可能地在阅读中体验,在阅读中发展数学思维。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根据《九章算术》中的阅读材料“半广以乘正从”,教师利用图示,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使他们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先理解“半广”和“正从”的内涵,再进行拼切,让学生探究利用切割的方法推导面积计算公式,打破了既定的“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推导面积计算”的固有模式,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开阔。
2.4科学评价,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尤其是伴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小学生阅读能力也需要实现不断地提升。因此,对于小学生在个别时候出现的阅读理解错误或消极情绪,数学教师不能一味地进行批评或强制性的阅读,那样效果只会适得其反。数学教师在开展阅读数学的教学活动时,应当及时实施科学的评价和引导,让学生能够保持对数学阅读的信心。必要时,数学教师可以采取一定的阅读奖励措施,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营造出良好的数学阅读氛围,逐渐培育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5开展数学绘本教学
数学绘本是根据小学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通过运用简洁的语言以及精美的画面渗透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思想。通过绘本教学,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学习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应用数学绘本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做到适量阅读、有序阅读。例如,有些学生并不了解绘本与教材之间的联系,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知识累积程度选择合适的绘本,不要给学生带来负担感。比如在进行乘法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鸟儿鸟儿飞进来》,有了绘本知识的铺垫,学生在学习乘法时,能够达到水到渠成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中低年级段,数学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认识到阅读能力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立足于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更新数学教学理念,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总结数学阅读的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推动其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炼.加强小学低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9(07):208.
[2]黄欢.浅析小学低年级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9(18):181.
[3]赵婷.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