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演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王秀丽
[导读]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高度形而上的客观存在,在引领方向、增强社会认同感、凝聚社会力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王秀丽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乌鲁木齐 830011   新疆社会科学院 乌鲁木齐 830046
        摘  要: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高度形而上的客观存在,在引领方向、增强社会认同感、凝聚社会力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百年来,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在革命战争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不同历史时期中实现了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形成、发展、完善和深化,最终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体系。
关键词: 百年;意识形态;体系;演进;经验
        意识形态不但为政治体系和政权建设提供合法性依据,而且在凝聚价值和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形成的意识形态体系,在百年历程中不断巩固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百年历史巨变,百年风雨沧桑,党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位置,意识形态体系从初见端倪逐步走向成熟。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演进
        百年来,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经历了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一)革命战争时期意识形态话语初建(1921-1949年)
        1920年夏到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共一大上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二大制定党的最低纲领,首次提出统一战线思想。以此为开端,中国共产党拉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序幕。1927年到1937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理论成果萌芽的关键时期,也是意识形态话语初建时期。1937年到1945年,党的意识形态话语聚焦凝聚爱国主义思想和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抗日。1946年8月,毛泽东深刻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总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和内战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也成为党在革命战争时期意识形态话语的核心。
(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意识形态话语(1949-1978年)
        1949年到1956年是建国初期意识形态话语的转型,这一阶段的意识形态话语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肃清旧社会的残余,二是扩大社会主义因素。在思想文化领域,党中央号召全体人民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指出“这是党的一项最基本的经常的任务”。三是“三个世界”设想的提出打开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话语通道。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意识形态话语(1978-2012年)
        文革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动意识形态工作步入正轨。
1.意识形态话语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
        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拉开了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序幕,文章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第一”的观点,指出任何理论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这夯实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第二,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之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意识形态工作重要的方法论。1978年,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当前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地一系列问题。自此,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逐步确立,成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法。
        第三,以四项基本原则构筑改革开放初期意识形态话语的核心。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奠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基础,建构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框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时期最响亮的意识形态话语。
2.以意识形态工作促进党的建设
        第一,是以舆论导向为中心建构世纪之交的意识形态话语的主体框架。主要包括几个部分:一是强调舆论导向的极端重要性。1996年,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时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二是准确界定舆论导向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规定。在视察解放报时,他指出:“新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宣传、教育、动员人民群众的一种舆论形式,总是直接或者间接反映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政治观点。”三是以“五条标准”作为检验和衡量舆论工作的重要标志。四是从“新闻舆论单位一定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来强化舆论导向的党性原则。五是舆论导向要牢牢掌握媒体话语权,“要把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出版社的宣传方向牢牢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中。”
        第二,“三个代表”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为新世纪的意识形态工作主体指明了方向。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生产力发展、文化建设和以人民为中心三个角度来强化党的建设,为意识形态工作注入了新思路和新思想。
3.引领科学发展,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话语
        第一是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新世纪意识形态工作方向。第二是明确新世纪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工作指导地位。

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思想宣传会议上指出:“我们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然会长期面对各种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活动,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第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工作方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理论命题,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他又鲜明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四)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识形态话语(2013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出发,系统地阐释了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问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实现了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从社会主义建设话语到全面深化改革话语的转变。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史无前例的高度定位。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和命运,事关国际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将意识形态工作与党和国家的命运、与长治久安、与民族团结发展三维有机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从“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出发,以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目标,通过多角度,全面立体地展示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新举措新思路:一是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的领导是一切的”,强调通过建立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常态化机制,压紧压实各级党委责任,做到任务落实不马虎、阵地管理不懈怠,责任追究不含糊。二是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舆论斗争工作,强化舆论斗争在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职责和作用。第二,首次确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是首次以制度的形式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性,是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中的重大理论创新。第三,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是将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目标。二是重视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第四,对新闻舆论工作全面创新:定位、职责和导向。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高度定位。二是导向要鲜明及时全覆盖。三是职责担当。面对新时代新形式新发展,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要充分发挥“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使命担当。第五,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这是聚焦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命题。首先,唱响网上主旋律,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掌握互联网战场的主动权。其次,提升网络意识形态斗争能力。面对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形势依然复杂,挑战依然严峻的现实,得出“网络意识形态成为新的意识形态主战场和主阵地”的重要论断。再次,网络舆论生态建和法治建设。在实践中,通过开展系列净网专项行动,治理网络违法行为,从而为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36.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8.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8.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1.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6.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87.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0.
8.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4.
9.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1.
 10.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1.
 11.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29.
 12.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年12月8日.
13.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年12月5日.
 14.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年12月5日.
 15.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39.
16.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https://theory.gmw.cn/2018-08/17/content_30590262.htm,2018-08-17.
 17.习近平.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民族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xuexi/n/2015/0720/c397563-27331775.html.
18.习近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226/c49150-24465786.html
 19.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440。
 20.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http://theory.people.com.cn/gb/n1/2018/0528/c40531-30018073.html。
 21.习近平总书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辅导材料,学习出版社,2016:5-6。


作者简介:王秀丽,女,山东德州人,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7级博士,新疆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