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编辑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角色变化和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王明
[导读] 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多屏互动拓展,传播跨界融合,全媒体时代已然来临。
        王明
        济宁市杂技演艺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 济宁272000
        摘要: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多屏互动拓展,传播跨界融合,全媒体时代已然来临。作为期刊编辑,应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发展潮流,积极转变角色,努力适应环境,提高数字化生存能力,积极进行角色转型,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优势,实现自我发展。下面本文就期刊编辑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角色变化和应对措施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期刊编辑;新媒体环境;角色变化;应对措施;
        1新媒体环境下期刊面临的发展机遇
        数字化时代,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为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带来了一定便捷性。首先,个性化定制。在传统纸媒发展过程中,信息通常采用纸质形式进行传播,信息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新媒体的衍生与发展,使信息的获取以及保存十分便捷,传播方式也存在多样化。并且新媒体具有一定包容性,信息内容十分丰富,受众能够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个性化信息服务,这充分体现出信息具有一定针对性,能够充分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数字化时代,期刊的出版应当体现出个性化服务,做到精准投放。其次,受众面不断拓宽,时效性增强。数字化时代智能设备在不断普及,受众在接受与查找信息时变得十分方便,能够随时随地使用手机以及电脑等设备接受信息与发布信息,使得信息传播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105年前,《纽约时报》报道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历时8小时,受众面也有限。现今信息的传播速度是分钟级传播,秒级竞争,受众面可以瞬间遍及全球。在这一背景下,期刊要充分运用新媒体优势,将最新的前沿科技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受众,信息时效性大大增加的同时,受众面也辐射更广,期刊的影响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最后,信息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技术的发展,网络阅读代替纸质阅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期刊数据库、数字期刊平台、网络期刊、电子杂志、手机杂志等都是数字化时代期刊的发展方向。此外,过去的期刊作为传统纸媒,通常以文字为主,配以一定图表形式。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信息的表现方式更加多样化,不仅有文字信息以及图片信息,还会视频信息以及音频信息,不仅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质量,更便于受众理解与接受。
        2 期刊编辑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角色变化
        2.1 方向上,由“单向传受者”向“多向对话者”转变
        传统媒体时代,期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掌握传播的话语权和控制权,处于主导地位和核心位置,只有传播者单向发散、受众只能被动接受,互动交流频率较低。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者改变了被动地位,与传播者趋于平等,直线关系多维重构,传播形式兼收并蓄,传播手段融合叠加,由单向传播模式变为互通对话模式,实现了传受之间互动交流。在新媒体影响下,期刊编辑要以满足用户的新闻体验和信息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微信微博、读者留言等方式,积极与作者、粉丝等开展多维度沟通、立体化交流、广渠道对话,认真聆听心声,深入了解诉求,全面增强黏性,才能产生良好效果。
        2.2 内容上,由“信息加工者”向“媒介多面手”转变
        传统媒体时代,编辑在符合实际、尊重原创的前提下,内容上对残缺模糊、逻辑错误的部分修改完善,达到逻辑缜密、语句凝练、表述准确的效果;形式上调整段落格式、优化文章体例,规范表达用语、尊重读写习惯,保证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因此被称为“为他人做嫁衣”的信息加工者。而新媒体时代,如何利用各种媒介,进行高效的收集、整理、加工、传播有用信息被提上议事日程,这就要求编辑变身“媒介多面手”,要有敏锐的信息来源鉴别力,还要有高超的选题组稿策划力,以及优质的有用资源供给力,由擅长单向业务的“术业专家”向一专多能的“触媒杂家”发展,才能适应融合发展要求。


        2.3 层次上,由“文字把关者”向“思想引路人”转变
        新媒体出现后,突破时间限制、空间约束、技术局限,使得信息海量增长,瞬间就能传遍全世界各个角落,传播效率更高、传播范围更广、传播内容更多。期刊编辑在履行好政治方向上认真把关、文字体例上严格审核的职责后,还要发挥好“思想引路人”作用,做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增强影响力、做沟通和交流的组织者增强引导力、做信息和服务的供给者增强公信力,以更快速度传递新鲜资讯、更多方式分享科研成果、更好效果引领文化价值,彰显新时代专业职责和社会功能。
        3 期刊编辑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应对措施
        3.1 坚定政治信仰只有信仰坚定,才能头脑清醒、行动有力
        一名称职的编辑,不只是有知识的文化人和见解的学问家,还要是有觉悟的思想家和有信仰的政治家。首先,坚定政治立场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认认真真了解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仔仔细细把握出版物政治理论导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其次,提高学术素养杜绝人情稿、关系稿,严厉打击学术腐败,禁止学术不端行为,传播有政治高度、有思想深度、有社会温度的精品力作,弘扬舍我其谁的责任意识和责无旁贷的担当精神,坚守优秀传统文化的舆论阵地。最后,提升文化自觉坚持规范语言行为和文字使用方式,不断加强基本功训练,自觉维护汉语使用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做资源共享的文明实践者和中华文化的忠诚守护神。
        3.2 提升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关系人的思想和灵魂,体现期刊编辑的基础和根底。因此要大力提升文化素养。首先,强化自主学习温故知新精读细研专业书,博古通今广泛浏览旁类读物,海纳百川关注领域前沿内容,与时俱进时时把握热点资讯,不断汲取先贤智慧、共享中外文明成果,成为行家里手和业内专家。其次,加强相互交流组织不同专业背景、不同从业类型、不同年龄性别期刊编辑,结合主要业务、工作经验、互动体会,发表意见、沟通交流,找准契合点和突破口,推动互学互鉴、协同发展、不断提升。最后,学会借力引智通过专家授课、继续教育、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触类旁通丰富学识、博闻强识增强底蕴,提高文化修养和审美品位。
        3.3 积极开拓创新
        编辑比拼的是思想、较量的是想法、竞争的是知识,只有内容新颖、形式出彩,才能独领风骚、胜人一筹。首先,胸怀开放;既不故步自封,也不盲目跟风,积极主动扩大交流与合作,强化敏锐洞察力,学习借鉴先进传播理念和手段,培养独到眼光,了解前沿媒介环境,跟踪前沿传播技术,促进新闻出版行业质量效益提升。其次,思路开拓;关注时事培养新闻敏感性“延伸触角”,跟踪动向聚焦社会关注点“拓展选题”,“走出去”开展市场调研,“请进来”倾听专家讲座,想出新法子、得到金点子。最后,要推陈出新;在出版方式、宣传营销等方面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使创新成为主旋律和源动力,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互相交织、有机融合,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故步自封必定淘汰,拼搏精进才是王道。面对市场竞争和技术冲击,期刊编辑不能妄自菲薄、自乱阵脚,而应从容自信、迎难而上,立足自身实际,发扬传统优势,提升综合素养,克服路径依赖,拥抱科学技术,不断革故鼎新,做精、做优期刊,做强、做大市场,依靠口碑收获读者,凭借品质取得成功,走向光明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朱邦芬.高质量发展中国期刊是中国科技界和期刊界的使命[J].编辑学报,2020,32(06):591-592.
        [2] 游翔.基于国际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9,38(06):165-169.
        [3] 张红梅.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其培养[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9):183-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