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西宁市城西区五四小学 青海西宁 810001
摘要:成长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过程,但因为有了领路人的指点,布满荆棘的羊肠小径也能走向成功。
关键词:老教师;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本质
在三尺讲台上走过了28载的平凡人生,一路走来,我在思考中改变,在思考中前行。一位位领路人,让我的教育之路越走越宽。
我的第一位领路人是曾经与我共事过的一位老教师,是她,给我推荐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两本书,这两本书为我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引荐了第二位领路人——苏霍姆林斯基,这位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是什么力量让他毅然决定报考师范院校,并从一个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安娜·萨莫伊洛英娜不就是那个领路人吗?可以说,启蒙女教师安娜·萨莫伊洛英娜的言传身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成长的不竭源泉。透过一段段感召灵魂的文字,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事,让我逐渐懂得教育的本质就是爱,这种爱应是一种信任,是一种尊重,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他曾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 安娜·萨莫伊洛英娜是这样做的,苏霍姆林斯基也是这样做的, 那么,我也这样去做吧,努力做好孩子的领路人,让他们的眼前同样展现一条康庄大道。
记得是教五年级的时候,班里从玉树藏区转来了一个插班生,叫俄金拉措,她当时连普通话都说不标准,加上两地教学水平的差异,她的学习很吃力,在学校进行的语文阶段检测中她只考了三十八分。我在公布成绩的时候,让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对这次考得九十分以上的学生给予热情的祝贺,对九十分以下的同学表示鼓励,争取下次考试能有进步;在念六十分以下的分数时,我强调这些同学这次没考好,我们不点名,也不批评,只希望这些同学不要气馁,下去后分析原因,努力赶上。没想到我念到三十八的时候,底下就有人说:“肯定是俄金拉措的,她刚从藏区来,连汉话都不会说。”
听到同学们的议论,俄金拉措把头低得很低很低。见到这个情景,我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有这么一个家,儿子的成绩很不好,而且越来越差。有一次考了全班最后一名。父亲接过儿子的试卷,微笑着说:“太好了!儿子,以后你没有什么负担了。”儿子大吃一惊,疑惑地看着父亲,父亲接着说:“你想,一个跑在最后的人还有什么负担呢?不会担心在有人会超过你。但是,只要你往前跑,肯定会进步。”儿子受到启发,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第二次,他考了二十九名,父亲看了儿子的试卷,兴奋地说:“太好了!儿子,你比上回前进了十几名了。”儿子很高兴。
第三次,儿子考了全班第十名。父亲激动地说:“太好了,你真了不起!离第一名只差九名了。”
讲完故事,我对全班同学说:“这个故事,你们听懂了吗?”同学们都边点头边说听懂了,俄金拉措也点了点头。我又接着说:“我相信那位考得最低的同学一定会进步的,我们为她加油好吗!”我带头鼓掌,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以后,我安排了一位品学兼优的孩子坐在她旁边帮助她,我也抽空从她最薄弱的拼音开始给她补课,和她聊天,了解她的家庭情况和兴趣爱好,并告诉她学习语文的一些好方法。元旦联欢会的时候,她为大家演唱了一首藏族歌曲,博得了同学们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得到老师的鼓励,赢得同学们的掌声,她的性格开朗了许多。之后,她的作业比以往认真了许多,有什么不懂的也会主动向老师请教。对于她的点滴进步,我都会在全班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向她学习,她的学习成绩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老师的关心、呵护,使她感受到了老师对她的爱,她也因为爱上老师而爱上了学习。我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爱心最是有情物,化作春风更催人”吧。
俄金拉措的转变让我更加坚信教育是爱的事业。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他们的心理脆弱,情绪易波动,充满爱的关怀,会改变一个学生的行为,反之,哪怕是一次不当的批评,也可能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
前年,我接任了三年级的一个班。这个班在我之前已经换了五六个班主任,孩子们的行为习惯也不太好,家庭情况特殊的孩子比较多,我想尽快改变这个班的现状,但难度也蛮大的。班里有个女生叫盛芯玥,天天不完成作业,还撒谎,我尽量不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她,私下找她谈了几次话,耐心教育她端正学习态度。她虽然表示要好好学习,认真完成每天的作业,可第二天仍然是老样子。一个星期一的早上,组长拉着她来到我面前,拿着她随便划了几笔的本子给我看,还告诉我她周末没预习,要求背诵的内容也没背会,我当时有些按捺不住,火冒三丈,气不打一处来,就大声说:“你老毛病又犯了,真是屡教不改啊,你以后自己看着办吧!”之后,同学们也讽刺他,疏远他,她情绪一落千丈,对我敬而远之,不敢跟我说话,有一次在路上遇见我竟然绕道走。看到此情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发现自己面对问题多、困难大的班级时缺乏足够的热情和耐心,教育方法过于简单。我想,对于成绩差,有缺点的学生更不能让他们掉队,他们更需要阳光雨露,更需要爱和鼓励。于是,我对她进行了家访,得知她父亲长期在山东打工,母亲在大通工作,平时生活全靠姥爷、姥姥,而老人年岁大没文化,完全顾不上他的学习。了解了这一切,我在生活上给予她更多的关心,学习上多了份耐心和鼓励,当她不敢发言或回答问题不完整甚至错误时,我就耐心地对待,热情地启发,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宽容,用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热情的话语来缩短我们之间的距离,欣赏她的点滴进步,让她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有了自信,她不写作业的毛病也慢慢改掉了。
成长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过程,但因为有了领路人的指点,布满荆棘的羊肠小径也能走向成功。只要我们拥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拥有一个满浸着人间爱的灵魂,就能传递给学生最美的眼神,这样的人,才会生长出最人性的枝蔓,才会漫溢出爱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