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岩1 陈頔1 谷媛媛2
大连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1,食品学院2,辽宁大连,116034
摘要:教师党支部考评体系的建立,对于推动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化的背景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在自身建设以及各项工作中,都能够更好地建设与发展,这在我国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实践进程中具有突出的贡献,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强有力的贡献与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质量评价的现状,通过深入研究,得出了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有效方法。
关键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校教师党支部;评价体系
一、前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促使其帮助形成长效机制,坚持不懈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拥有极其完善的组织体系,这就决定了我们党所具备的,而其他政党不具备的独特与强大政治优势。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开展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党开展工作的先锋队,其中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引领广大师生的火车头,作为党在高校开展工作的堡垒与重要力量。目前,随着社会发展而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高校教师党支部也存在不可避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我们党新的教育制度背景,能够促使教师党支部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把创新工作形势摆在突出位置,构建规范化的建设评价体系。
二、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
课题组通过查阅文献和高校调查发现现有的关于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高校学生党支部为主体,对高校学生基层党支部建设进行评价,目前在思想认识层面,有以下几个误区:
第一,基层党组织建设手段论误区。很大一部分人认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只能是一种手段形式,而其根本目标则是学校的发展。这一部分人的认知是不具有长远性的,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会过于强调物质,而不把精神建设摆在同样重要位置,造成“顾此失彼”的状况,这样会影响到党组织建设,进而影响学校整体发展。
第二,成绩标准替代论误区。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党组织成员的学习成绩就能决定党组织建设的好坏,可以把成绩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评判标准。这种认知是非常片面且不科学的,成绩只是一方面,还有党组织的机制体系,是否完善健全,以及组织活力如何,同志关系是否融洽等。
第三,掩盖缺点保险论误区。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活动中,一些人不愿面对缺点与不足,喜欢掩盖缺点与不足,只为“保险起见”,殊不知这是对组织和自身的极不负责。他们在工作中,喜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报喜不报忧等,不仅麻痹了自己,也麻痹了其他处于错误边缘的同志,最终导致整个组织战斗力被削弱。
第四,主题淡化的误区。在评价实践过程中,偶尔会出现评价材料雷同的情况,即一些同志“机械化”填写材料,不能完全深入体现一些问题,有时还会出现补材料、造材料情况,注重表面,忽视具体,使得工作实效性大大降低,特别是不能反映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真实情况,阻碍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化背景下,构建和完善适应高校特点的、科学的、规范的、有制度保障的高校教师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评价体系,是至关重要,在这个前提下,能够有效引导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使得高校教师党支部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质量评价的发展建设方向
首先,紧密围绕学校党委中心工作来进行,推动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质量评价始终围绕中心工作。教师党支部是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的,在学生中也充当着模范带头作用,因此,教师党支部工作质量评价应为学校各项工作有效开展来进行。同时,要联系校院两级学生工作的重点难点,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作为重要参考与依据,结合本支部现状,制定支部的规章制度,在教师党支部工作质量评价建设中应该被重点突出。
其次,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质量评价应突出工作重点。上级党组织在制定评价内容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个基层支部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基层支部特色的评价内容,以此突出重点指标的深入评价,以此为基点,动员、引导各个教师党支部能够理解评价目的,领会重点,抓住本支部重点工作,推动工作更好开展与发展。在实际运行中,可以结合重点工作,策划品牌党日活动,把活动成效,包括但不限于活动成果、群众满意度等,纳入评价体系。
最后,将针对性和个体性作为评价体系的关键因素来加强突出。由于教师党支部组成人员的个体差异,比如年龄、性别、学科等等,这些变量因素决定了评价内容应该充分考虑个体差异,有针对性进行评价内容的设定。这样既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全面与有效,也能更好发挥评价指标体系的导向性、激励性作用。
四、健全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化背景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的需要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化背景下,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是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要持之以恒来坚持的,确定问题,立马加以解决。目前,随着各种思潮的广泛传播,使得高校师生在思想和行动上区别于以往,党建工作也充满了未知与挑战。针对这个突出且复杂的现状,高校教师党支部要面对挑战,把握机遇,以时代特征为立足点,建立、完善科学、规范、有制度保障的评价体系,杜绝包括思路不清晰、工作方法比较落后等问题,打破现状,打造一批素质高的工作队伍,将高校教师党支部更好地发挥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中去。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化背景下健全和完善高校党建工作制度的需要
在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化过程中,高校教师党支部存在凝聚力、号召力不强,重视专业课教学、轻视党组织建设的问题,有些组织生活随意、平淡问题突出。通过高校教师党支部评价体系,能够为支部人员端正思想态度,明确工作重要性,进而通过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制度的不断完善,能够有效约束人员行为,总体以自身意识加外力约束,将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化背景下发挥党管人才优势的需要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化背景下,建立一套高校教师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评价体系,有利于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充分发挥党管人才优势,增强高校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力,聚焦高校功能定位,助力高校在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效能提升。要将党建充分、有机融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促使党建与教学的良好互动与协调发展。通过建立、完善高校教师党支部评价体系,让评价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师生,服务于学校,服务于社会。
五、细化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的现实路径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理论基础,建立教师党支部考评体系,分为工作基础、建设计划、创新特色三个指标,具体细化如下:
(一)工作基础包括教师党支部体制机制建设,机构情况、专职工作人员情况,以及出台的重要政策、重大安排、重点举措。
(二)建设计划包括年度工作目标、计划、举措,经费预算。
(三)创新特色包括特色做法、典型经验、创新举措等。具体设置详见下图:
.png)
参考文献
[1]刘新春.“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视域下高校教师党支部治理能力建设[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3
[2]秦选斌,王争艳.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评价评价体系研究与探索[J].科教论坛.2019,3.
[3]庞有祝,王晓旭,周博,郑佳欣,高琼.高校党建工作中学生党支部“5+1”评价体系建设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7,9.
[4]李子丰,钟伟金,张瑜,熊刚强,钟庞和,林满华.高校党支部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与应用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3.
[5]刘靖娜.对构建高校党支部建设评价评价体系的思考[J].学理论.2015,12.
基金项目:本文是2020大连工业大学党建研究课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化背景下高校教师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评价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