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学经典引领下,教师和家长共同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依明·阿布都热衣木 常玉强
[导读] 现在学生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家长的问题,老师的问题,学校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问题,甚至是整个世界的问题。
        依明·阿布都热衣木  常玉强
        新疆哈密市第十一中学
        现在学生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家长的问题,老师的问题,学校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问题,甚至是整个世界的问题。家长和老师要经常启发、引领学生,为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及时纠正错误的思想观念。告诉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多讲解行为规范。国学经典《弟子规》,就有很强的针对性,明确地强调了做人的各项准则;它融读经与识字、为学与为人于一体,教导学生读诵并落实在生活当中,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它注重家庭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是待人处事的道理与具体方法。
        一个或者几个学生出现了不良行为,单独从学校来管理或者单独在家用家法来管理,总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单独从学校来管理,按照政策进行说服教育,显得有点苍白无力;单独在家用家法来管理,许多家长除了打就是骂,也显得简单粗暴不利于学生成长。我们进行了家校共管的尝试,在对待学生不良行为的纠正方面开出了一剂良药,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故事一:拒不认错,任性要水杯
        刚刚开学不久的一天上午第四节课上,距离下课放学还有五分钟的时候,我让同学们先把书本等放在书包里,自由活动休息一下,大部分同学都按照要求做了,安安静静的等待下课。只有两名同学小浩(化名)和小磊(化名)两个同桌在那里嘻嘻哈哈的没有静下来,等老师走近他们的桌子时,发现了更大的问题,小浩和小磊同桌两个人在一块,正在把自己水杯里的水往桌子上倒,然后每个人用脸贴在桌子上玩,这些动作已经进行了好几次了,因为老师看到许多水已经流到了桌子旁边的地面上。
        老师采取的措施是《弟子规》里“过能改,归于无”:“先没收这两个同学的水杯,根据认错表现再决定下午上课前还不还给你们。”小磊同学很快就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就是这样也要回家后反思反思,今后该如何做,水杯仍然是下午还;可是小浩只知道哭和闹,边哭边说:“把水杯还我,把水杯还我,……”不多久就该放学了,放学后他不走,还是哭着要求老师“把水杯还我,把水杯还我,……”
        同学们都陆续都走完了,只剩下了老师、小浩和他的家长,当小浩的家长了解了情况后,也是非常气愤,同时告诉老师,小浩在他的爷爷家住了好长一段时间,娇惯任性,不听父母的话。老师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跟家长商量了一下,老师对学生的惩戒措施是:“先没收这两个同学的水杯,然后根据认错表现再决定下午放学前还不还给他们。”这个措施一定要坚持到底,希望家长配合这个措施,多多做做小浩的工作。家长愉快的接受了这个建议,表示到家以后一定让他好好的承认错误,改掉这个任性的坏毛病。就这样先让小浩回家,在家里好好教育教育,有什么问题等下午上学后再说。


        下午到了该放学的时间了,小浩和他的爸爸来了,在家长的督促下,小浩主动的给老师承认了错误,老师听到后很满意,就还给了他的水杯,当小浩拿到水杯的同时,老师看到他抿着嘴笑了。
        故事二:拒不改错,任性扔东西
        在学期中的某一天上午上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出了10道测试题,结果有五六个同学的测试题做的很糟糕,错题做错了一半或一半以上。放学了,老师让五六个同学留下来改正错题,其中就有小浩。其他几个同学两三分钟就改正完后就走了,只有小浩一个人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不做也不说话,老师催他他也没有反应,家长来了也是这样。
        他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应该是对自己的错题不认?还是对老师让改正错题不满?或者还有什么其他的想法,老师家长不得而知,只知道这个孩子跟其他的孩子不一样,属于不好管的那种学生。
        这个时候家长继续催他改正错题,他的反应不仅不听,反而把桌子上的作业本、书、铅笔、书包等东西扔了一地,家长实在忍不住了就在背上拍了他一巴掌,这个时候小浩顿时痛哭流涕!老师和家长商量,用《弟子规》里“不如人,勿生戚”,先把他带回去,在家好好教育教育,完成改正错题后下午再交上来不迟。
        下午,小浩和他的爸爸来了,小浩马上递给我他的作业本,我立刻当着他的面批改了他的作业,结果是全对,我高兴的递给他作业本,说道:“你做的很好”,当他看到作业本上都是对号时,裂开嘴高兴地笑了。
        故事三:他好像变了个人似的
        经过这两件事以后,也许是家长和老师的共同教育发挥了作用,也许是小浩理解了老师的善意,他好像变了个人似的,“见人善,即思齐”。见了老师的面都是笑脸相迎的问老师好,看到老师扫地马上帮助老师扫地,看到老师拿不了的东西马上帮助老师拿,看到同学值日吃力马上帮助同学。他变得不再任性了,从过去的见谁都皱眉头变成了人见人爱的活泼小伙。随着小浩变得越来越阳光,任课老师也乐意把一些班级的工作故意让他去做,他也因此而乐此不彼。老师们都感慨的说:“又是一个活雷锋展现在了班级里。”
        学生是我们的未来,是祖国的未来,是世界的未来,是人类的未来。给他们创造一个干净的、充满正能量的、充满无私的大爱的环境,非常重要。因为家长和老师是对孩子影响力最大的人,所以都要特别注意在他们面前的言行,为他们做榜样。做孝道的榜样,做爱国爱党的榜样,做爱岗敬业的榜样,做诚实守信的榜样,做友善的榜样,做不自私的大爱的榜样。
        教育学生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人之道是最重要的。学生家长和老师们,都要好好地学习中华优秀国学经典,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引导学生成圣成贤,把他们培养成真正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传承下去。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援疆专项课题+《国学经典引领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尚德明礼实践研究》+2020ZY0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