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悦
济南市槐荫区腊山南苑幼儿园 250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学前教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不少家长、教师对孩子的学前教育也越来越重视,目前有许多幼儿教师积极探索提高学前教育教学效率的途径,希望通过学前教育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为幼儿未来形成健全的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游戏教学作为学前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前教育的趣味性,游戏教学也更符合幼儿的年龄阶段特征,能够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提高学前教学的效率。本文将指出游戏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并分析游戏教学在学前教育任务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游戏教学;作用;应用策略
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由于年龄较小,其智力、体能、思维等都不够健全,大脑正处于空白期。作为学前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特点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贪玩是孩子的天性,这个阶段的孩子普遍对新鲜事物较为好奇,对游戏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可以以游戏为辅助教学手段,让孩子主动参与到学前教育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目前,有许多学前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探索提高学前教育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关于游戏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也成为了不少教育工作者所研究的重点问题。
一、游戏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1.1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差,如果没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学生很难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以往的学前教学活动中,部分幼儿教师采用理论教学的方式,通过调查研究表明,这种理论教学模式会导致课堂氛围较为枯燥,缺乏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不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甚至还会产生抵触心理,最终导致课堂效果不好,难以锻炼学生的智力、体能和思维能力。通过游戏教学,可以有效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同时游戏也符合学生的这个年龄贪玩好动的特点,学前教育阶段的学生,对生活中有趣的事物会产生更大的兴趣,能够激发他们思考和探索的欲望,因此通过游戏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在设计游戏教学时,要注重结合教学重点和教学内容,结合幼儿人格发展的特点和心理知识等,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的游戏教学策略,通过教学游戏不断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2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前教育阶段的学生其智力、体能、审美、思维等都没有发育健全,通过教学游戏,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体能锻炼、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游戏教学可以分为室内游戏和户外游戏,室内由于场地的限制,只能开展小型的游戏,户外的场地较大,可以开展一些大型的游戏。在室内,教师一般会选择一些智力型和艺术型的游戏,帮助学生开发智力,提高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例如,教师在室内组织一些拼图游戏、你画我猜等智力型游戏,通过这些智力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从而有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再比如,教师在室内还可以组织如捏泥人、彩绘等艺术型游戏,通过这些艺术型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在户外,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大型的游戏,如老鹰捉小鸡、传篮球、跑步等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体能,帮助学生锻炼平衡能力、四肢协调能力等,但在户外教师一定要将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不能进行剧烈运动的游戏或危险的游戏,保证学生的安全。
二、游戏教学在学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游戏教学要符合学前教学内容、幼儿特点
教师在设计游戏教学策略时,首先要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例如幼儿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游戏策略。教师在制定游戏策略时,首先要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调查,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或票选的方式,最终决定游戏的类型。不同学生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成长经历以及性格的不同,对游戏教学的兴趣程度也不相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游戏。例如,部分学生性格较为活泼好动,教师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做一些传球游戏、运动类的游戏。部分学生的性格较为文静,教师可以让这一部分学生做一些绘画、拼图等益智类和艺术类的游戏。并且,幼儿在这一阶段,思维方式还并未养成,因此学前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形象式思维教学为主,并且教学的内容较为简单、有趣,学生更易于接受。教师在制定游戏教学时,要结合学前教育的内容和特点,对学生进行形象式思维教学,使游戏教学更加科学,更符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2.2游戏教学要贴近幼儿的生活
教师在设计教学游戏策略时,还要尽可能地贴近幼儿的生活,使幼儿在游戏中所激发出来的想象可以与幼儿的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幼儿在玩中学习,积累生活经验,同时将游戏教学与生活相结合,还可以降低学生对游戏内容的陌生感,吸引学生参与到游戏中。教师可以组织角色扮演类的游戏,让学生扮演生活中的不同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到生活中的不同角色,了解不同角色在日常生活中的属性、功能和意义。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医院看病这一生活场景,组织部分学生扮演医生、部分学生扮演护士、部分学生扮演病人,通过角色之间进行交互和对话,让学生在游戏中积累生活经验,在游戏中学习到生病要及时去医院看病、看病的流程以及如何预防疾病的生活小妙招。通过生活化的游戏教学,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2.3丰富游戏设备
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时,还应该注重丰富游戏设备。许多游戏都需要依托于一定的游戏设备而开展,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时,要根据游戏的类型、游戏的内容适当地更新游戏道具和设备。在丰富游戏设备时,还应该注重根据学生的特点,选取适合的设备,例如,学生对明亮、饱和度较高的颜色会更有兴趣,教师在丰富游戏设备和道具时可以尽量选择颜色亮度较高,饱和度较高的道具,更符合幼儿的审美和兴趣。在丰富游戏设备的同时,还需要注重游戏设备的安全性,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在游戏过程中容易因为游戏设备的不合理使用而发生危险,因此教师在丰富游戏设备时,要加强游戏设备的安全性,尽量选择一些无毒或经过严格消毒的道具,同时要避免一些易碎的、锋利的游戏设备,如玻璃材质的游戏道具、或带有锋利棱角的游戏设备,尽量保证学生的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游戏教学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前教育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前教育课堂中,提高教学效率。各幼儿教师要重视在学前教育课堂中游戏教学的应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前教学的内容制定科学的、具有针对性的游戏模式,还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游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丰富游戏设备和道具,保证游戏设备的安全性。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更好地发挥游戏教学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霞.游戏教学在学前教育教学任务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19):174-175.
[2]杜荣华.游戏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27):48+51.
[3]金磊.游戏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农家参谋,2019(16):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