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伦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口腔医学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的学科。近年来,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教学效果也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无法满足岗位实际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教学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可以促进口腔医学教学模式的革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更符合现代医学要求的人才。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对现代医学发展趋势下的口腔医学教学改革实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希望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医学;发展趋势;口腔医学;教学改革
一、现代医学与现代口腔医学发展趋势
在新世纪,现代医学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展现出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现代医学除了要对个体疾病进行预防之外,还需要面向社区和社会群体在大范围内开展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环境、生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新的挑战,他们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医学知识、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之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能力与素质,具备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可以对各种突发状况进行有效处理。
口腔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但是也展现出了其特殊的性质,在医学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展现出了与其他医学分支的不同[1]。对于人类口腔疾病,同样需要使用相应的仪器来进行诊断与分析,使用特定的医学仪器和试剂进行治疗。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口腔医学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度将变得越来越高,二者在研究基础方面也将会展现出更多的一致性。比如在对防龋疫苗进行研制的过程中,口腔医学研究者需要参考其他医学疫苗的研究过程;在对牙周炎免疫反应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也要学习其他医学疾病免疫反应的研究过程;对于口腔癌的研究,也要借鉴其他癌症的研究方法。在口腔医学研究过程当中所采用的方法、使用的仪器以及运用的技巧都与现代医学具有一致性。
除此之外,现代口腔医学正在向着综合化与整体化的方向发展,正在向着口腔医学科学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对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同时也给现代化口腔医学的教育指明了方向,赋予了新时期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以新的使命。这要求口腔医学院校基于新时期的发展特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二、现代医学发展趋势下的口腔医学教学改革实践
(一)教学类型的改革
结合现代医学的特点,口腔医学教学类型主要包括整理总结型与创新启发型这两种不同的种类。在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要将这两种类型充分融合,体现现代医学的综合性特征。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口腔医学领域当中所包含的知识更为复杂。与此同时,很多口腔医学专业所运用的教材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提高教材的系统性和教学信息的完整性,教师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整理,在其中整合相关的资料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2]。与此同时,还要将口腔医学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教学大纲要求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学习领域前沿知识,这可以帮助学生保持思维的活跃性。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运用创新启发型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将发病机理作为依据,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推测。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现代医学发展背景下,口腔医学专业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正在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使用引导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来代替原来的灌输式以及填鸭式的方法,并在这个过程当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进。具体来说,在口腔医学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要提高素质教育内容的比重,在要求学生掌握口腔医学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学习法律、人文知识等通识类的课程,开设心理学、道德修养、法律、医学英语等课程。在整体学时有限的情况下,为了不对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学校可以对原有的医学课程进行调整,对不必要的内容进行删减,在保留口腔基础医学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加与口腔医学相关的特色专业课程。
(三)提高学生的临床医学技能
对于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腔医务工作者,除了要掌握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临床技能。在教学改革当中,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临床医学技能,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无论是在授课还是在实习的过程中,教师都要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入治疗、鉴别以及诊断的内容。对于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掌握。除此之外,还要增加临床基本功训练的比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口腔医学院需要配备更加完善的教学设备,通过模拟临床操作环境的方式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并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的临床操作效果进行客观评估。学校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使他们在真实的环境当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熟悉各项检查的流程,掌握病史采集等医疗文书的书写方法。
(四)培养一致专业的教师队伍
在口腔医学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教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就要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口腔医学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崇高的医德、较高的科学素养,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3]。在平时,教师除了要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之外,还要积极开展口腔医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充分理解口腔医学新方法和新技术,并在这个基础上将其融入到教学活动中。高尚的人品是医护人员的底色,口腔医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崇高的品德,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潜移默化当中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口腔医学知识,能够为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提供有效的指导。对于学校来说,为了培养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需要对教学编制进行合理调整,对表现优异的教师给予岗位津贴,以此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派业务能力强、医德崇高的医生来兼任教师,将实际工作的病例作为教学资料,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
结语
总的来说,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口腔医学专业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学类型方面,要结合整理总结型与创新启发型这两种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提高素质教育的比重,开设与口腔医学相关的特色专业课。与此同时,学校还要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为学生的实践创造条件。最后,还要对教师队伍进行改革,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陆晓庆,李谨,贡艳宏,周愉,褚凤清,严斌.以执业医师考试为导向的口腔医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8,8(06):12-15.
[2]王春,裴丰庭,张凯,张晓东,祖文轩,杨晓月,吴丹凤,袁敏,姜丽娜.基于问卷调查浅谈健康中国视角下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策略——以蚌埠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为例[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08):1274-1276.
[3]廖圣恺,杨东昆,李建成,徐涛,陈永锋,吴志刚,刘亮,高廷益,洪虓,刘畅,张凯.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颌面外科学课程改革与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12):1527-1530.
王光伦,男,汉族,籍贯:四川盐亭生于:1971-5-2,工作单位: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职称:副教授,学士学历,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解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