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张冬冬
[导读]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对学生思维能力、探究意识的培养也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张冬冬
        陕西省韩城市象山中学     715400
        摘要: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对学生思维能力、探究意识的培养也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在新课程改革核心素养理念提出以后,对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应积极的转变自身的实验教学理念,围绕核心素养培养这一教学目标进行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的优化与创新,以此实现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有效开展
        生物是一门研究生物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自然科学,很多知识与理论都是在实验的验证与推导中得到形成与运用的。由此可见,实验教学作为中学生物教学的组成部分,占据着重要的教学地位,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奠基作用。而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社会责任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了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实验教学也应随着教学目标的转变而进行教学策略的优化与创新,以此来凸显实验教学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教育意义,实现学生生物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科学、明确的制定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目标
        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发展,以此为指导下的学科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及关键性能力的引导与培养。这样就有效的实现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以及功利性教学目标的转变。因此,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通过核心素养理念的落实与贯彻,就需要教师应积极的进行教学目标体系的优化,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指导,以学生生命意识的形成、理性思维的具备、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为核心目标,来进行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的探究。这样就有助于教师在科学、明确实验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实现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二、基于“科学探究”实现中学生物实验的改编
        “科学探究”作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具备的对现实世界中生物学问题及现象进行观察、提问以及实验设计、实施等方面的能力,对学生今后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科学探究”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进行实验内容及形式的改编。如,“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在教材中是一项验证性的实验,但是实验步骤繁琐,缺乏可操作性,这样教师就可以围绕“科学探究”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将实验改编为“改进色素提取方法”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进行色素提取方法的研究。这种灵活性的实验内容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探究的机会和空间,同时更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科学探究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围绕“生命观念”进行中学生物实验的探究
        “生命观念”这一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在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教师更应通过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来引导学生对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及特性来进行深刻的观察与理解。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围绕“生命观念”来进行中学生物实验的科学设计,实现生命教育的有效渗透以及学生生命观念的形成。如,在对学生进行中学生物基因重组相关知识的讲解时,很多学生对其重点内容无法进行深刻的理解,教师就可以结合其中“生命观念”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生物实验的探究与开展。为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一对夫妻生育后代的多样性,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将脸型、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眉形等性状分别贴到多枚硬币之上,并通过硬币之间的随意组合,来进行相应性状的合成,进行其“后代”面部特征的描述。这样学生就会根据各个小组实验结果的不同,认识到基因重组导致多种结果知识点的理解。
        四、结合“社会责任”实施生活化生物实验的开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逐渐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体,而随着中学生年龄的增长,其社会化参与程度也得到了提升。这就意味着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是生物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更是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需求。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应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积极的进行生物实验的生活化设计,使学生在对生物实验社会意义的深刻认知下,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如,面对现代社会中环境污染现象日益严重的情况,教师为使学生认识到有害化合物对环境的严重危害,进行有害物质检测的探究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微生物的培养实验,将发光细菌分别放置到漱口水、沐浴露、除草剂以及洁厕灵等生活常用品中,来进行有害物质评估的模拟。这样学生就认识到了这些物品的排放对环境的危害,以此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维护环保的能力。
        总之,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为其改革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同时也提供了先进、科学的理论基础。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应站在核心素养的角度,积极的进行生物实验教学目标的转变,并围绕其针对性的对生物实验教学的内容、方式以及策略进行优化与创新,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促进了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单威.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J]. 黑龙江科学. 2019(23)
        [2]李中永.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J].情感读本. 2019(33)
        [3]滕建琼.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J].  名师在线. 2019(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