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7期   作者:许克发
[导读]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大主要板块,如果能够在语文阅读中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就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许克发
        湖北省嘉鱼县陆溪中学 湖北咸宁437222
        摘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大主要板块,如果能够在语文阅读中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就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语文教师要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如何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是教育界重点关注的内容,语文教师必须研究语文阅读课堂的发展路线,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与认知特点设计阅读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能力,语文课本当中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他们日益扩大的素材需求,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通过语文阅读来接受文化熏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目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语文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设计教学活动,只有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才能进一步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一、明确教学目标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基础性学习科目,涵盖的知识内容非常丰富,能够进一步改善学生对语言的思考方式,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语文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能够对阅读的文学素材产生深刻的理解和认知,从而有效促进初中生的语文思维水平发展。初中语文教材当中的内容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优质文章,通过语文教师正确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准备阶段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特点与学习需求综合考虑阅读活动的开展,根据学生现有的阅读学习水平设定科学的发展目标,有效保障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质量。例如,在学习《藤野先生》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分别从知识掌握、学习状态、价值观生成三个方面制定教学计划,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文本新内容,同时阅读课堂当中呈现的文本应通俗易懂,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对文章主人公的行为和面部表情进行分析,提供作者的信息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创作的内涵。
二、做好课堂导入
        如果学生在课堂初始环节就能够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那么就有效提高了接下来的阅读课堂学习效率,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做好阅读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与开展,在课堂初始环节就牢牢吸引学生的阅读注意力,保障学生具备充足的动力投入到阅读学习当中,使语文阅读教学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的重要作用,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利用问题引导和情境创设等不同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中集中精力理解阅读内容,进而非常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文中景物的描写手法,在课堂开始时一些学生的思绪还停留在课堂之外,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有哪些古诗是描写冬天的诗句?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文章也是介绍冬天美景,但它的冬天景色可能具有别样的风味。

利用这种问题导入的形式迅速拉回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教师紧密结合学生的思绪趁热打铁,在关键环节导入《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开展阅读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堂注注意力。
三、优化教学评价
        在整个教学体系当中教学评价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阅读指导中教师必须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有效优化阅读教学评价策略,为学生打造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而更好地在初中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阅读课堂当中的评价过程能够反馈学生的阅读素养发展,这位教师的阅读教学实践优化提供了重要信息参考。部分学生在课余空闲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但是仍感觉无法从阅读当中取得良好的收获,语文阅读能力也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而本质的原因就在于学生的阅读过程没有进行评价和总结,盲目的阅读导致学生没有目标性和方向性。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时常进行反思和总结,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与自己一起进行学习的总结,寻找提高阅读效率的突破口来丰富自身的思维发展。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一课的过程中,教师经过对第一时间的回顾与反思可以感受到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尤其是部分学困生依然不能自主完成阅读学习。基于这种现状,教师可以在接下来的阅读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足够的课堂学习时间,深入学生内部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阅读学习氛围,根据师生交流获取的信息来调整自身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也就是学生自评和互评的重要体现,教师要指导学生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积极地对同学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对教师的阅读教学也反馈自身的意见,教师将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阅读教学评价当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思维,帮助学生建立自主阅读意识。
四、指导课外阅读
        初中学生随着学习积累的逐渐提升,他们越来越渴求大量的阅读素材,课本当中的阅读内容相对来讲非常有限,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同时,课外阅读的内容要积极向上且具有正能量,能够帮助学生无形当中掌握更多的阅读知识和创作技巧。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为他们推荐难度适中的阅读素材,避免课外书籍内容难度过高或过低,难度过高会使初中生在阅读学习中望而却步,很可能导致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下降。阅读没有难度学生就没有了充足的探索欲望,学习积极性会受到影响。只有难度适中的课外读物才可以引导学生思维发展。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回忆鲁迅先生( 节选) 》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对鲁迅的学生产生更多的理解,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首先对鲁迅先生的人物背景和创作风格进行介绍,有效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选择一些鲁迅先生的作品推荐给他们,如《朝花夕拾》《少年闰土》等文章,让学生自主对这些书籍进行阅读,遇到优美的词句进行摘抄和记录,也可以针对某些章节谈一谈自己的想法,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促进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
        总而言之,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重要,通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能够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落实,教师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探索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通过提升阅读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詹爱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实施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27):41-42.
[2]范培渊.试论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J].考试周刊,2021(26):19-20.
[3]付文彦.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17):36-37.
[4]周晓玲.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新课程,2021(08):164.
[5]卢巧珍.试论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21(02):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