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美华
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银城第二小学,江西省 上饶市 334200
【摘要】语文素养是指对学生针对语文学科学习所具备的语文学科知识、语文各方面能力、思想情感、语言语感、思维能力、品德修养、审美品味、学习方法、性格养成等方面的各类素养。是希望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掌握较为基础的、稳固的、能够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需要的知识积累、能力储备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以语文素养为中心进行课堂内容和活动的安排和设计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将从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是一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综合能力。这对语文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给定了较严格的标准。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作为小学生接受语文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小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对语文素养的整体认知还不够成熟,语文教师不可能在低年级课堂教学实践中就能培养学生完善的语文素养,只能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语文素养的基础性培养,为今后的语文整体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热爱语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学科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方面已经开始打破原来的死板、沉闷的内容选择,开始注重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故事性,便于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充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是让小学低年级学生走进语文学习的开端。由此可见,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前提。针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言,除了注重教材内容的选择之外,还应该创新语文教学的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趣味性的教学方式,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向[1]。小学低年级学生年纪尚小,活泼好动,对事物虽然充满着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其探索的定力和毅力都十分缺乏,对事物的探索和学习容易出现三分钟热度的现象,不利于语文教师开展持续的语文教学活动。因此,在设计教学方式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情况和接受能力,趣味性、快乐性较强的教学方式是首选。创设故事性的语文教学情境、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语文教学,开展角色扮演、趣味游戏等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安排都能很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语文学习。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得识字教学中,《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鼻》《日月水火》这些板块得汉字对于小学生来说都较为陌生,其中所具备的含义也都较为概念化,对低年级小学生而言较难理解。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创设故事情境,通过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故事场景的营造,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汉字。也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与之相关的事物进行联系,小学生对熟悉的事物自然会更有兴趣,进而进到学生进入语文学习。
二、引导学生充分阅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对于小学低年级同学来说,识字学习是开端,课文阅读是更深层次的语文学习,则需要培养学生更高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也是检验学生识字学习成效的有效手段之一。针对小学低年级教材中的课文而言,直观性较为欠缺,且仅仅依靠教材内容进行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则较为局限,很难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全面培养和提升。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阅读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补充,充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学习对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有着整体且高效的推动作用。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资料属于儿童文学范畴,其中包括诗歌、故事以及随笔等,有着丰富的文学种类和优秀作品,都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且其充分的与图片进行结合,增强了阅读理解的直观性。且很多文学作品都针对小学阶段低年级的学生设计了课外绘本,给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带来良好的直观体验,也促使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一定文学素养。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补充课堂教学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不断积累文学知识,培养学生对儿童文学进行整体认知的意识,也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所指导,对其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进行学习和探究。在这个阅读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文学知识的积累势必会有所上升,其心智发育和情感体验以及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也势必会受到相关文学作品和思想观念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文学视野,在语文教学中起到了一举两得的功效。
三、鼓励学生多听多说,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语文教学的整体都离不开听、说、读、写这四大板块,这四大板块的内容也涵盖了比较完善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积累,更应该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和提升[2]。因此,语文教师应该针对听、说、读、写四大板块设计和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口语交流和语言表达,充分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的想法和理解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板块进行“听故事,讲故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所熟知的故事情节,如《狼来了》《小蝌蚪找妈妈》《小猴子下山》《小壁虎结尾》等简洁易懂的故事内容,进行课堂故事的讲述,且利用图片资料的展示进行故事讲述的辅助。教师一边播放展示图片信息一边进行故事的讲述,引导学生认真听教师的故事讲述。教师在讲述完故事之后,通过提问促进学生思考,并且大胆地将自己的思考同教师和同学分享。再鼓励学生看着图片,使用自己的语言将老师所讲的故事进行复述。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锤炼学生的听说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素养对于小学阶段低年级语文教学来说不仅仅是教学的目标设置,更是促进小学生进入更深入的语文学习的基础,对小学生的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都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全局发展的观念,以培养学生合格且完善的语文素养为终极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解良玲. 如何培育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53(05):167.
[2]孙丹丹. 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