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7期   作者:何凤莲
[导读] 语文作为小学的一门主要学科,具有浓厚的文学教育价值,能够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思想教育修养,同时也是学生素质教育的综合性体现。
        何凤莲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文利镇驲面小学,广西钦州535428
        摘要:语文作为小学的一门主要学科,具有浓厚的文学教育价值,能够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思想教育修养,同时也是学生素质教育的综合性体现。随着新课堂改革的不断发展,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高效率是教师现阶段在教学当中需要深思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分析,在探究中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从而提升小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使课堂具有高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措施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理论的主要途径,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大多是以朗读课文和学习拼写为主,忽视了人文素养的教育学习,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课堂效果,教师需要利用好课堂的四十五分钟,做好语文课程教学规划,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方式,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小学时期的语文教育基本都是基础性的知识内容,相对其他学科学习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因为语文的专业性使学生觉得学习语文比较枯燥无味。因此,很多学生失去了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因为小学生的心智并不成熟,有着敏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在课堂中无法集中注意力,课堂的四十五分钟至少有二十分钟的时间学生都在走神,很容易分心。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没有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学生对学习语文的意识并不强,长此以往下去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固化
        影响课堂效率不高的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的改革深入下,要求老师在课堂中创新教学模式,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但是现阶段的语文教学方式相对于比较保守,教师的教育观念停留在传统的思想教育中,没有做出有效的实践创新。在开展语文教学课堂时,教师只是依托于语文教材课本完成语文课堂的教学任务,认为只要做好传授的工作就可以了,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导致学生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下无法发挥出主观学习能动性,造成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的结果[1]。
        (三)语文课堂的无效提问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为了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会根据语文课本的知识内容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分析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好的一个现象。但是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基本都是无效的,甚至是没有意义的。出现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教师在开展课堂活动时没有做课堂的教学规划,提出的问题都能在课本中显而易见的找到答案,缺乏学习的深度。导致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思维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也影响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分析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要使沉闷的语文知识变得灵活有趣,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只是通过教材来开展课堂教学,而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2]。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较为浅显,不能理解课文中的知识内容,通过教材中的内容展开故事联想,让学生沉浸式进行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可以利用小学生爱玩的特点,在教学课堂中开展语文游戏,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拍手歌的识字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孔雀、猛虎、熊猫等课本内容词语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背对着黑板,其他同学用肢体动作表达出来,让学生根据同学之间的演绎来猜字。通过开展语文课堂的识字游戏,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加强学生的识字记忆,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
        (二)创新课堂的教学方式
        根据小学语文的课本内容结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做出有效的创新[3]。一方面,使学生处于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师做好引导的作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另一方面,采取创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专注于课堂中,营造积极进取的课堂学习氛围,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教师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课堂教学,将知识理论结合生活实践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呈现出来,有助于延伸学生的知识层面,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以学习二年级下册课文《找春天》为例,学生在系统化学习《找春天》的课文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户外去观察春天,发现春天的景色,在自然环境的变化去感受春天。通过组织实践性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将课本的知识在生活中得到落实,增加学生与课本之间的情感互动。
        (三)加强课堂的有效提问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发展特点,提出的问题应是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具有引导式的教学作用[4]。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前,要提前做好语文课文预习的工作,了解课本当中的知识难点和利于开发学生思维的知识要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性的进行提问,使提出的问题具有拓展的深度,积极正面的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5]。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课文《为人民服务》时,通过通读全文之后,向学生提出问题:想一想,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是围绕什么中心讲的?这个问题从课本中就可以找到答案,比较简单。随后教师再问:谈谈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知识?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展开分析,在提问中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效率需要教师在新课堂的教育改革中不断创新,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和优化教学方式,最大化的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于雪梅.浅析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措施[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1):133-134.
[2]曾丽珠.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J].考试周刊,2020(91):30-31.
[3]刘红进.关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22):103-104.
[4]李耿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措施探究[J].学周刊,2020(18):63-64.
[5]陈静.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0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