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7期   作者:黄玲爽
[导读] 在我国健康发展和文明传承中,教育是重要途径和手段。在教育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事物有正确的认知和判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
        黄玲爽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武篆镇中心小学,广西河池  547000
        摘要:在我国健康发展和文明传承中,教育是重要途径和手段。在教育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事物有正确的认知和判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育会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将红色文化积极引入其中,则可以促使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
关键词:红色文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价值和作用
        前言:小学阶段是引入红色文化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加强对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之情,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小学语文教师应意识到这一点,并将红色文化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并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1.红色文化概述
        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良好革命精神的沉淀,它有效总结历史经验,经历了一系列历史考验,在革命期间发挥着重要的精神支柱作用。通常情况下,红色文化包含两个部分:一方面,是物质文化。其主要是指在革命战争期间留下的博物馆、遗址、烈士墓等看得见的东西,这些物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战争时期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良好的品质。另一方面,是精神文化[1]。首先是革命祖先通过艰苦奋斗形成的延安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其次,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雷锋精神、奉献精神等。最后,记录历史、记录战争的作品等。
2.红色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
2.1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那么其在今后的发展中出错的概率会大大降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红色文化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形成良好和负责任的精神,帮助学生克服自私,自卑,懒惰等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无私奉献的重要价值,鼓励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心理承受力较差,经常会出现逃避的心理,这严重阻碍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积极渗透红色文化,并保证渗透过程的循序渐进,防止出现强制性的灌输行为,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
        比如在学习《大禹治水》时,小学语文教师要向学生积极渗透红色文化中艰苦奋斗的精神[2]。大禹率领人民勇敢与洪水做斗争,面对滔滔的洪水,大禹并没有退缩,而是在一次次失败中吸取教训,多次改变治水办法。在具体讲解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习大禹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良好精神和品质,使学生更好的学习红色文化,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
        需要注意的是,红色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产生的最终效果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全面的使学生传承优良的红色文化基因。
2.2有利于引导小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发展的启蒙阶段。也是树立远大理想,形成积极向上人生态度的重要时期[3]。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很多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文章,其中有大量素材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也是强化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素材。
        比如《狼牙山五壮士》深刻刻画了战争时代发生的事件,并在具体文章中充分展现了革命战士勇于奉献、坚韧不屈的精神和良好的爱国情怀。在本课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本素材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仔细感受其中蕴含的革命理想。当完成文章教学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向文章中先进人物学习,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对生活形成积极的态度,为学习和生活的更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朱德的扁担》等文章也详细刻画了革命先辈们乐观的精神和远大的理想,这些都是培养小学生坚定价值观念的重要素材,小学语文教师要全面认知这些教学素材的重要教育意义,并在这些教学素材应用中积极弘扬红色文化,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程度。
2.3寓教于乐,将语文教育与红色文化教育有机结合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在恶劣环境下先辈们艰苦奋斗的各种事例,巧妙地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4]。还可以告诉学生,革命先辈在敌人酷刑的情况下忠于人民和政党,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提高学生对党的忠诚度。教师也可以将新旧人民生活进行强烈的对比,让学生在其中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深刻记忆历史,不忘先辈们的付出,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精神。
        比如在学习《延安我把你追寻》这一课时,教师要将红色文化与语文教学内容有效结合。在这篇文章中,包含了延安精神,而延安精神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在具体教学中,首先教师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深刻体会文章中展现出的延安精神[5]。随后,教师要向学生讲述基础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知识文化水平。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本篇文章中包含的延安精神,通过使用科学的指导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延安精神,了解到现实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们用血肉换来的。
        除此之外,为了更好的弘扬红色文化,提升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全面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清明节期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烈士陵墓,以培养学生对革命烈士的钦佩之情。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观看相关的物品、照片等,深刻感受革命先辈们伟大的精神,以此激励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并形成高尚品质。
结语:
        在经济社会发展层次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对精神层面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红色文化是培养学生良好精神思想,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为此,在具体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制定科学的策略有效融入红色文化,通过弘扬红色文化,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使学生具有终身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谢丽华,刘霞. 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红色文化教育的探究[J]. 萍乡学院学报,2020,37(5):110-116.
[2]邬晓霞. 安徽红色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 语文课内外,2020(34):31.
[3]于凤娟. 试析红色文化校本课程与小学语文的结合[J]. 读与写,2019,16(12):243.
[4]梁诗丰. 立足乡土红色文化,提高小学语文教育价值[J]. 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8):229-230.
[5]孟辉. "红色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2):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