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媒体技术辅助幼儿园教学的利与弊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7期   作者:张颖
[导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辅助工具之一。
        张颖
        山东省济南市七里山幼儿园   250000
        内容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辅助工具之一。在幼儿园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蔚然成风”,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3-6岁的孩子形象思维占有很大的优势,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孩子们思维的发展,能够在幼儿“最近发展区”里刺激他们认知的发展,所以多媒体课件在幼儿园教学中是很有用武之地的。可是现在多媒体辅助幼儿园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何很好的运用多媒体辅助幼儿园教育教学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最近发展区、幼儿园教学
引言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多媒体(Multimedia)是指一种将文本(Text)、图形(Graphids)、图像(Lmages)、动画(Amimation)和声音(Sound)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将教学中涉及到的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等媒体资料,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及要求组织起来,并按照一定的呈现形式,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适时、适度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突破教学难度,大大提高教学的灵活性,还有利于教师发挥应变能力,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孩子的创造火花。
        一、多媒体辅助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优越性
        1、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来说
        皮亚杰曾经用大量令人信服的实验材料证明了儿童的认知与成人有着质的不同,而且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也各具特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初具个性倾向等三个一般特点,但也存在幼儿初、中、晚各个时期的不同。其中无意性最为显著,其各种心理活动都表现出无意注意,无意记忆,无意想象等典型的特征。
        发展心理学认为,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因素有三:客观事物的特征(刺激强度、活动变化、新异型、生动性等)、刺激物与主题兴趣爱好的关系以及主题的情绪与需要状态。幼儿对新颖的、鲜艳的、强烈的、活动的、变化的、多边的、具体形象的以及能够引起他们兴趣和需要的对象,才集中注意力,但又容易受更加强烈的新异刺激物的影响而转移。幼儿能自然而然、毫不费力的记住多次重复的信息和场景,同时对其进行一些简单的复制和模仿。这种无意识心理活动基础上的认知行为,是幼儿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
        2、从多媒体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来说
        多媒体画面色彩鲜艳,处于视觉纬度的动态,孩子们往往被这些有趣的情节所吸引,从而进入一种自觉的学习状态,学习的兴趣大增。
        “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幼儿来说,鉴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因。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幼儿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能使这些因素得到优化,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它的作用不仅是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调节活动气氛,创设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幼儿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交互式电子白板操作简单灵活,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随意擦写、添加,还可以任意拖动、放大、屏蔽,更具有回放功能,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在教学中,有些重点难点往往不易突破,因此教师要采用比较容易使幼儿接受的教学手段,达到知识的迁移。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就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一种有效手段。在《认识图形》的活动中,教师创设了和图形宝宝捉迷藏的游戏来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

教师充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屏幕的遮罩功能,在屏幕上只展现图形的一小部分,让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图形?教师还利用魔术笔的放大功能,让幼儿在一幅复杂的图中找出学习的图形。通过这些功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意愿,幼儿能够认真观察,积极参与活动,在反复的游戏中突破学习重难点,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在大班活动《我会用筷子》中,幼儿学习筷子的使用方法存在一定难度。教师将提前录制的筷子使用方法的小视频插入到PPT中,再配上儿歌“小筷子,本领强,三根手指来帮忙。先打开,再合上,饭菜吃完味更香。”直观的画面,有趣的儿歌,增加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枯燥的学习变得充满了乐趣。
        开展创造性教学需要借助许多条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多方式、多顺序、多途径地提示认知对象,进行思维训练。多媒体辅助教学恰好能够提供这种条件。它具有多变换的优势,不仅可以扩展认知领域,提示教材内在的逻辑关系,教师还可以多变换地讲解、提问、设疑,启发幼儿思考,开阔幼儿思维,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例如,在课件《我是环保小卫士》中,我找到了很多地球空气环境被污染的图片,视频,将它们插入到PPT软件中,多角度,多方面的给幼儿展示了地球被污染的现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提的问题不多,但孩子们说的多,讨论的多,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地发挥。
        总之,运用多媒体手段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必然的。它既适应了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同时也使幼儿和社会进一步的接轨,能够很自然的在社会发展的空间里得到自身的发展。
二、多媒体辅助幼儿园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有其优越性,但由于手段本身的特点及限制,在具体的运用中日益显现出一些问题。
        1.注重形式,限制思维
        由于多媒体的“热”,不少幼儿教师一哄而上,用多媒体上课,全然不顾教学目的,而单纯的是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为了上一节课不顾惜花大力气制作华丽精美的课件,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离题千尺。由于过多的追求课件的“花哨”,色彩鲜艳、运用的手段多样等往往成为评价这节课的焦点,而不再重视多媒体课件是不是和课的内容有关联,是不是真正的帮助幼儿理解知识,达到教育的目的。
        2.设计不当,造成负面干扰
        有的课件背景画面过于花哨,过多的使用动画,视频,图片和声音。有的课件在播放过程中,切换不断,不同的效果层出不穷。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容易被色彩鲜艳,活泼生动的画面吸引,但是同时过多的视频和图片占据了他们大量的精力,使他们很难静下心来思考老师的问题。以至于活动过程看似孩子们很投入,但是孩子们实际吸收记住的知识很少。
        3.借鉴网络成品,造成教师的懒惰情绪
        现在网络上有大量内容丰富,使用方便的多媒体课件。教师由于时间、精力、能力所限,常会选择下载网上的成品课件运用在自己的教学中。但是网上的课件质量参差不齐,制作课件的有的是计算机专家,却不是教学专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处理的并不恰当。有的老师为了图方便下载下来就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没有真正的钻研教材,更没有精心的设计教学环节,考虑是否适合自己所教幼儿的年龄特点,反而是跟着课件的节奏完成教学。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没有提升的作用,反而造成了教师的懒惰。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具体运用,它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出现和大量推广运用是历史的必然,不管其发展如何,它终归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决不能只求形式,喧宾夺主。在具体课的设计上,应该注重实效,以孩子们的发展为最终目的。在课件可用可不用的情况下,最好不用以免影响孩子们的思维和注意力,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
        综上所述,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还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孩子撑起一片自由发展的蔚蓝天地!
        
         参考文献
1、梁志新,学前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  18页
3、《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15期 51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