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碧湘街小学,湖南省 长沙市 41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越来越意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因此语文学科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文学科的启蒙教育,同时根据语文学科的自身性质来看,读写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将重点探讨小学语文读写训练的相关问题,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级;读写训练
在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阅读和写作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大量的高效的阅读能够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高超的写作水平能够提升阅读过程的理解能力,想要学好语文,就要读写结合,勤读苦练,才能促进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提升。
一、读写训练的基本概念
读写训练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常用并且高效的科学训练手段,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将读和写联系在一起,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大量的阅读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通过写作训练推动阅读能力的提高,使教学效果“一加一大于二”。同时,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并不仅仅是在阅读写作中形式和内容的结合,还有就是要注重情感和教学方法的联系,整体上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1]。
二、读写的辩证关系
(一)读是写的基础
阅读是一个全方面吸收语文知识的过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阅读的文章数量越多,阅读优秀文章的数量越多,甚至能够熟读,越能够使学生在后续阅读的过程中快速的确定文章中心内容和主题,对词语的使用和造句的技巧越来越成熟,表达的能力越来越准确,前后语境的描述越来越精准。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潜移默化地学会写作的技巧,还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文章中作者对事物的分析和看法、了解作者对文章感情的表达技巧,学习作者的价值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些内容都会在日积月累的阅读积累中顺其的自然的应用在自己的写作中[2]。
(二)写是读的精华
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于曾经大量阅读中所学到的知识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等复习应用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学习到更多的写作手法,对文章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更为准确,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会借鉴曾经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中词汇的用法、对文章结构的规划设计,甚至会从文章中受到作者观点的启发借鉴,形成新的写作思路,所以写作是对阅读的归纳,也是对阅读学习的升华。
(三)读写应紧密结合
阅读和写作是结合在一起的紧密相连的关系,如果只阅读不写作,那么会使阅读的效率不高。阅读所学到的内容若没有经过写作的锻炼,很难直接内化成自己拥有的知识;如果只写作不阅读,那么写作就会毫无目的、毫无方向、毫无章法,写文章的过程会变得困难、内容会变得空洞,从而很难真心爱上写作[3]。
三、小学语文进行读写训练的策略
(一)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小学语文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来看,学习小学语文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是为了培育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依据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了解每个学生的思维模式,个性化的对每个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从而能够高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
比如在叶圣陶的《荷花》这一部分的教学实践中,《荷花》是一篇抒情文,其主要的内容就是对公园之中荷花的描写,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整篇文章里找出作者所描写荷花特征的句子和段落,最好创设一个相关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教学情境中进行讨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高效教学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可以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4]。
在《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部分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读写训练和思维发散训练,要求学生对“鱼”进行描述,通过鱼学生又能想到哪些事物?再对这些事物进行描述,比如从鱼能够联想到大海,大海是一望无际的,海中有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有鱼、海藻、扇贝、海星......等等。
(二)凸显学生个性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并且尊重每个学生的性格发展和理解能力的不同,文学作品的一大特点就是由于读者对文章内涵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比如在学习《亡羊补牢》这一课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之后独自分析文章主题,在大致了解了学生独自理解的内容后,在有针对性的带领学生去探讨文章真正的主题,个性化教学在保证了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还保持了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理解思维能力,从而能够使学生更加高效地理解出文章阅读内容的层次,收获最大的阅读效果。
(三)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恰当的读写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应当在课堂中充分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环境里轻松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通过高效的读写训练,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还能够使语文课堂变得丰富有趣。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读写训练可能会有些难度,教师应当对这部分同学进行鼓励,帮助他们找到自信,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敢于挑战,爱上语文学习。同时,教师还应当注重对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能够在积累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更多语文学习的知识和学习技巧,最大程度的提高语文学习效果,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5]。
结语:
恰当的读写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读写训练越来越成为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还在继续研究更高效的小学语文读写训练方法,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培养小学生的思考和思维能力,同时注重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祝永芳. 小学语文中年级读写结合训练法实施反思[J]. 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06):373.
[2]廖昊明. 小学语文中年级读写结合训练法实施措施探讨[J]. 中外交流, 2019, 026(031):200.
[3]杨柳栋. 读写结合,夯实训练——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实践[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9, 000(001):8.
[4]江铁琼. 凭借文本进行读写训练的研究——以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课为例[J]. 读书文摘, 2019, 000(003):P.91-92.
[5]殷四清. 对基于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教学中的读写训练分析[J]. 新课程(上), 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