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先
安徽省天长市釜山九年制学校 安徽 天长 239327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微博、微课、微电影等一些微事物出现在生活中并快速发展。就微课而言,它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其特征很好的满足了快生活下的认知需求,并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可。在高热度的引领下,微课以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被带入到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本文以对微课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在原有的教学方式上进行探索,将微课很好的运用到语文日常教学中,并总结出具体的教学方案,以提升中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语文;中小学;教学
前言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支持,理论知识则需要与时俱进,日积月累。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新的形式,得到了政府和学校的大力认可,并通过比赛的形式,让教师对微课进行重视,也使得微课进一步得到了推广。微课在于日常教学中所取得的成绩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有助于良好教学氛围的形成,还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影响。微课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它比较突出的优点是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提升中小学教学效率。由此可见,微课与中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融合是合理式的教学改革。
一、微课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微课虽然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却不是最近才推出的新的概念,微课被提出是在上世界80年代,而在2008年才正式被推出。微课是指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基础,按照教学认知规律,将教学过程、学习内容等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出的数字资源。微课的诞生更进一步促进了教学的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利用互联网平台将图像、视频等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对疑点、难点进行针对性学习,视觉和语言的双重引导下,反复加深教学内容印象,提升课堂效率。此外,微课还是教师与学生课下延伸学习的优选载体,分享交流专业知识,扩宽知识面,是当下“教”与“学”共同进步的新型学习手段。
二、微课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教师对微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现如今,微课虽然普遍融入到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但是教师只是简单的对微课进行制作,并没有将学生的使用体验考虑在内,只是单纯的因为讲课而制作课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没有对一些常规的讲课方式进行创新,比较注重微课形式,忽略了内容上的一些细节,并没有将微课的作为发挥到最大,收效甚微。
2.教师专业技术薄弱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技术,教师对其的专业学习比较少,而且教师对于微课的学习以自学为主,以致于很难学到微课的精华,又或是学习了很多,却难以将其融会贯通,也不能将物尽其用。大部分教师会再网上下载微课的模板,照搬式的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将微课的本质抛之脑后,不仅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于微课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不能很好的得到解决,总是中看不中用。
3.微课网站资源参差不齐
就目前来看,微课的发展十分快速,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微课的网络资源库鱼目混杂,对于优劣的区分没有参考体系,教师虽然关注了多个微课网站,学习收效甚微,不仅达不到想要的效果,还可能使得一些优秀的网络资源被忽略。
4.语文学科自身限制
语文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仅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还是对于学生日常生活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微课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优点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以及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但对于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微课主要以看为主,而实践则需要以做为主,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上,只有将看与做充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预想的语文课堂学习效果。再者,语文课堂上也比较注重感情的表达,微课直接进行播放,形成了思维与想象框架,与自身的感悟有着一定的差异。
三、微课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重视微课,创建微课情境教学
中小学生正处于低年龄段,其形象思维还有待发展,并经常用直观的态度去看待人和事,生活中容易被一些鲜明人物、鲜艳色彩所吸引。所以,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微课形象生动的特点,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化,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身在其中,感知感受并爱上语文学习。如《月光曲》与《观潮》两篇文章教学中,均是利用微课对景象进行刻画,月光照进茅屋与钱塘江大桥的滚滚波涛,通过微课的形式表达的淋漓尽致,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一个柔和细腻,一个宏伟壮观,与这些感官上的冲击相比,语言总是苍白无力。由此可见,微课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得到足够重视。
2.教师培养,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问题的解惑者,在学生的教育学习中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所以在提倡较好学生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现在是21世纪信息化时代,多种事物开始与信息技术接轨,中小学语文教育也紧跟步伐。对于教师的培养,首先,由教育局为主,积极组织开展信息技术教研活动,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再者,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对教师的信息能力进行考核,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查漏补缺;最后,还要提升教师的思想及观念,能够全面的看待微课教学方式,并将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争取做到1+1>2的高质量教学。
3.规整资源,建立有效网络资源库
随着微课的发展,教师也在不断摸索中前进,学习微课,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并将优秀的微课资源传到网络,以供教师之间、学生之间进行学习交流,逐步提升微课的质量,优化微课网络资源库。教师还可以对优秀的微课进行下载,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运用到中小学语文课堂中去。循环往复,不断的整合和积累,一个优秀的网络资源库就这样产生了。此外,学校自身也可以建立自有的微课网站,鼓励教师进行优秀微课上传分享,并建议相应的奖励机制,对于原创的优秀微课,学校应给予教师物质奖励,激励教师的创作与学习激情。
4.突破限制,加强中小学语文与微课的联系
由于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微课教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了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上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应加强语文与微课之间的联系。首先,需要弄清楚微课教学适合什么学习,不适合什么学习;其次,微课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人人都可上传微课,平台承载了大量的微课资源,学生和老师均可进行查找,达到资料共享。如在a、o、e的拼音学习中,微课教学就非常适用,拼音属于语文学科中的基础知识,通过微课可以使其更加生动形象,课堂氛围活泼,课堂学习中也趣味性十足,微课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再如学习文言文《铁杵成针》时,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关于“坚持、恒心及毅力”的优秀微课,引发学生进行感悟与思考,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文章的内涵,并对于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掌握。由此可知,微课与中小学语文有着良好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点,微课就能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优势。
结语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已然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顺应了当下时代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教学,进一步提升了教学效率。但微课在中小学语文教学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些许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微课的发展,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策略,希望有助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并进一步加深教师和学生对微课的理解,加强文科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钟立平. 微课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研究[J]. 农家参谋,2020(21):276+279.
[2]冯敏,韦冬余. 论微课在中学语文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基于大数据的分析[J]. 课外语文,2018(13):165-166.
[3]胡昌科. 微课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究[J]. 科学中国人,2016(27):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