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生活灵泉,打造小学语文阅读灵动课堂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7期   作者:柳时利
[导读] 语文和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关于我们母语的学习,通常想要学好一门语言是离不开生活这个大环境的,特别是对于在语文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阅读来说,因为阅读的文章通常来源于生活,所以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的有着更高要求。
        柳时利
        湖南省娄底市第四完全小学,湖南省娄底市417000
        摘要:语文和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关于我们母语的学习,通常想要学好一门语言是离不开生活这个大环境的,特别是对于在语文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阅读来说,因为阅读的文章通常来源于生活,所以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的有着更高要求。只有引入生活灵泉,将艺术融入现实生活,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阅读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教师才能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接下来笔者将带领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引入生活灵泉,打造小学语文阅读灵动课堂。
关键字: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生活化;质量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教育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育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也必须进行适当的改变,特别是小学语文阅读,应当让生活走进语文阅读课堂。语文阅读主要是关于文章的学习,而文章的创作来源于生活,只有当学生对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知才可能与文章产生共鸣,才可能通过阅读体会到作者的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应将课堂生活化,引入生活灵泉,让学生对生活多思考、多感悟,激发学生语文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难以理解阅读的文章,无法通过简单的阅读对文章产生深层次的领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的存在,学生对于阅读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别说课外阅读,甚至是课本文章都不愿意好好的阅读[1]。这个问题存在的最大原因就是小学生们年龄小,生活阅历不足,很难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只能片面的理解文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要将生活元素带入小学语文阅读课堂,通过加强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实现高质量的阅读,让学生能读懂文章,这样才能最大程度解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生活灵泉有着重大意义,它不仅符合教育改革的需求,同时可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将生活元素融入语文阅读课堂,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互动少的局面,一改过去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观察生活,使生活元素融入课堂之中,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改变过去出现的对文章内容难理解或是理解不到位的现象,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质量提供重要支撑。
三、将生活元素引进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策略
        (一)结合课上课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以这种方式加强生活和阅读文章的联系[2]。因为小学语文需要阅读的很多文章,都超出了小学生的认知范围,学生并不能通过简简单单的阅读深入理解一篇文章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生活融入阅读课堂,鼓励学生用发现的眼睛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特别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境的观察,通过加强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实现提高阅读质量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时,教师可以在上课前给学生布置几个任务;第一,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家的屋子;第二,让学生思考屋子存在的作用和意义;第三,让学生想一想如果自己家的屋子倒了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前走进生活切身感受,加强学生对屋子存在的意义的理解,引起学生与阅读文章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让学生感受阅读的魅力,提高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从而实现高质量阅读教学。
        (二)通过情景教学法展开阅读,加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小学语文阅读内容大多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采用情景教学模式展开阅读教学,根据文章描绘的情景,利用多媒体播放与文章相关的视频、音乐、图画等,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通过这种方式换个角度让学生体验生活,加强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要义。
        例如,学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一课外引入文章时,学生根本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关情景,但仅凭文字去理解文章又有一定困难,这时候通过情景教学法展开学习,让教师通过互联网寻找有关视频或图片,加深学生对铁球着地这一概念的理解,并且可以通过一些影视资料让学生理解当时完成这一壮举的难度和意义,引导学生对生活产生思考。阅读《龟兔赛跑》这类寓言故事同样适应情境教学法,这类文章也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似情景,只能通过播放小动画等方法,将虚拟的故事生活化,既生动有趣又浅显直白,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意义,还能将文章与生活紧密结合,增加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三)通过角色扮演,带领学生体验生活
        无论文章描绘的多么细腻或是真实,仅仅通过简单的阅读是很难让学生与文章产生共鸣的,想要加强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实的体验故事内容[3]。针对这个部分教师可以将阅读的文章改编成小剧本,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将故事内容变为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从而使学生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文中的情感,促进学生高效阅读。
        例如,在阅读《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时,教师在带领学生通读文章后,邀请不同的学生扮演文中的裁缝和顾客,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观众,在不违反课堂秩序的情况下给予学生最大的表演自由,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完成整个表演,并且教师可以尽可能多邀请一些学生参与到表演中来。在表演结束后,教师要让学生发表对于裁缝和顾客的看法,同时讲一讲自己在扮演过程中的心得体会。通过角色扮演,使文中的角色走进真实生活,不仅加强学生和文中人物的沟通,还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生机勃勃。
结束语:
        在当今这个对基础素质教育有了更高要求的时代,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引入生活灵泉,才能让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为此,教师需要不断探寻生活和所要阅读文章的关联点,从单纯的阅读课堂变成生活化的阅读课堂,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观察生活,通过情境教学法或是角色扮演等方式,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以实现高质量阅读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春霞.引生活之源,活阅读之水——谈小学语文语篇阅读教学的生活化[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11):16.
        [2]徐慧.走进文本,感悟生活——探究小学语文阅读生活化教学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2):55.
        [3]林淑艳.让阅读回归生活,提升语文素养——小学语文阅读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思考[J].教师,2019(12):3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