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爱群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新棠镇中,广西钦州535025
摘要:作为中国的母语教学,语文教学一直都是教育中占比比较重要的,而在语文教学中,文言文一直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在语文的应试中都占有很大的分值,因此文言文的学习教师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语文的阅读中,文言文也是重中之重。即便如此,学生在应试过程中,还是不会写或者不理解,主要原因还是学习的理解记忆比较慢和混乱,本文就以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应对研究
引言部分
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主要以理解记忆为主,也是初中阶段学习的重中之重,文言文是我国古典文学的智慧结晶,有独特的语言韵味,承载着华夏文明历史的智慧。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主要问题就是文言文与现代语言之间的区别较大,很多学生不能进行理解,而且文言文的篇幅较长,也不容易背诵记忆,久而久之,学生看见文言文都会比较恐惧,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导致初中文言文的教学停滞不前,造成困扰。
一、初中文言文学习的问题现状
(一)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
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的主要方法就是学生先提前进行预习,根据文章下面的注释进行理解,遇到难点重点标注出来,然后教师在上课期间进行文章的通篇翻译,顺便遇到较难的语法进行讲解,一篇文言文的学习基本上就结束了。这种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问题,学生有没有认真预习?教师讲课时的讲解学生是否理解?通篇翻译时学生是否将重点难点的语法进行标注?很多因素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甚至对文言文产生排斥和恐惧心理,这样的状态怎么能学好文言文[1]。
(二)学生缺乏对文言文的感情理解
在考试过程中学生出现丢分出错的地方就是对于文言文作者所表达感情的分析。上课过程中,第一:教师过度的将文言文用现代语言就行分析解读,很多词组的寓意被改变;第二:在进行作者所经历的生活背景和文章所表达的文章寓意一笔带过或者简单的进行分析,学生还没有来得及理解吸收就结束教学,这些因素都会让学生缺乏对文言文所表达寓意的理解,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学生缺乏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有教育学家指出“兴趣是最好的学习老师”。文言文是古代文学的智慧结晶,相较于现代文学来说比较繁琐,内容较为难懂,学习过程也比较枯燥,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学习才能更好地理解并记忆。所以学生就出现不愿意学习或者上课过程中不集中注意力,课后不复习,很多反复出现的通假字等相同的语法出现还是不会,教师还要继续花费时间进行讲解,影响了教学的进度。
二、初中文言文的作用及重要性
(一)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智慧结晶,很多都反映了当时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于后人了解和认识古代的历史知识提供了很多真实有效的文献资料。而且很多作品当中还蕴含着很多值得后世学习的思想精神,对我们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二)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语文考试中作文的占分是非常多的,好的写作基础肯定需要大量的素材积累,文言文的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而且文言文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通过阅读不同作者的著作,体会不同的情感意境,可以写作过程中赋予文章不同的情感思想[2]。
(三)学习文言文可以打好语文的学习基础
文言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我国古代汉语知识,了解历史知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汉字从象形文字、甲骨文等等发展到现如今的简体字,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变迁,学习文言文可以为学生学习语文夯实基础。
三、初中语文文言文所处困境的应对措施
(一)重视文言文阅读的重要性
大声阅读文言文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多读、多看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而且阅读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言大都出自于文言文,文言文的表达方便简单,表现力比较强。而且对于学生不懂、不会的地方可以更加明显的表露出来。
例如学习教育部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七年级下册中刘禹锡的《陋室铭》,教师应先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预习要求第一:将全文完整的朗读一遍;第二:在朗读过程中标记出不会读以及一些生词;第三:将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划出。然后在上课时,教师应当利用多媒体或者自己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让学生将不认识、不会读的生词标注拼音,结束后按学生的基础进行分组,每组5-6人为宜,然后进行讨论学习。
(二)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将文章分段,然后逐字逐句进行分析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背诵记忆,这种模式比较死板,学生对于有些词组所表达出的含义理解不够透彻也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记忆。因此,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文章的历史背景与文章所讲述的内容通过视频影像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加深文章的理解。学生在记忆文章时可以将影片和文章相结合,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更加容易记忆和理解。
(三)教师要选取适当的文章进行兴趣的引导
文言文相较古诗来说篇幅较长,内容难懂且拗口,因此很多学生对于学习文言文会有恐惧感,更不要说对文言文感兴趣了。因此教师应当选取一些比较简短,主体鲜明的文章让学生去读,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3]。
例如在学习教育部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语文下册中的《愚公移山》,这篇文章很多学生在小时候通过神话故事或者通过电视去了解过,然后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再一次回顾这个故事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以前学生接触的都是简单的图画或者视频,而今天学习的《愚公移山》是用文言文表达出来的。通过让学生阅读文言文所表达的《愚公移山》与简单的神话故事作对比,可以发现这样的方式更可以体现出愚公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移山的艰难,为文章蒙上了一层紧张的氛围。通过对比之后学生可以发现文言文的语言魅力更加有血有肉,描绘出的场景也更加真实、打动人心,充分体现出了语言的奥妙,让学生可以对学习文言文产生兴趣,爱学文言文。
结束语:
总之,文言文对于学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学习文言文是一个复杂且需要坚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式的改变,让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理念,提高文言文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加强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令随红.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 才智,2020(12):38.
[2]高振东.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分析[J]. 语文课内外,2021(6):262.
[3]陈丽娟.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J]. 散文百家,2021(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