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7期   作者:罗文遗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政策的不断贯彻的大背景下,给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新的发展转折点。
        罗文遗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龙街乡中心小学,云南普洱  676211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政策的不断贯彻的大背景下,给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新的发展转折点。小学的重点科目之一就是语文,语文学科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现如今,小学语文教师会在学科教学工作中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习知识,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的引导作用。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并对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自主学习的策略做出阐述。
关键词:自主学习模式;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传统的“填鸭式”语文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满足学生提升能力的要求,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保证学生在后续的学习生活中的可持续发展。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独立地分析和探索阅读内容。让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应的阅读技巧,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阅读水平,在自主阅读中逐渐将语文学科所需要的能力,更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1.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1提升语文综合素质
        如果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可以充分在课堂上得到阅读能力的训练,增强学生有独立探索和阅读的能力。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应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在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教师还需要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安排课堂内容,在课堂上的小部分时间仍需由教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大部分时间可以留给学生进行对本节课内容的自主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发展可以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同时,这样的自主学习模式课堂教师会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大幅提高,自学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课中也有着很好的应用效果,从而学生可以通过语文课堂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应加强对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安排好自主学习与教师教学的时间,为学生后续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1]。
1.2拓宽学生思维
        随着我国综合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要求教育者重视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为了更好的使素质教育事业贯彻落实,教师应在课堂上积极应用自主学习模式,拓宽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中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模式下不断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北京的春节》时,老师可以在说完课堂导言后,提出一些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课文,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这有利于让学生构建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自学式阅读思维系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北京的春节需要准备些什么?老舍笔下的北京春节和现在的春节有哪些异同?等。
        教师需要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在学生学习中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迅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拓宽他们的阅读和学习思维。


        1.3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主学习模式的作用,使教育教学工作更加高效,充分调动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当教师解释《鲁滨逊漂流记》的文章时,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你是流落荒岛的鲁滨逊,你会怎么做?这样,大大提高了对阅读本节课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学生的阅读进行选择,有时还需结合学生和家长共同感兴趣的阅读内容,实现阅读内容的调整,不断提高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
2.自主学习模式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2.1教师引导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教育事业的不断前行和发展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已成为重中之重,改变传统课堂中,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是新课改的主要目标,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索语文阅读知识,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例如,在《丁香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提问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篇课文。教师可以问,作者笔下的丁香是什么样的?作者想透过丁香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导,可以学习由表及里的分析文章,首先总结文章写了什么,然后分析文章的由物及情的表现手法,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文章内涵[2]。
2.2与课前预习相结合
        教师应将课前语文教材的预习和课堂自主预习模式有机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增强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效果,并从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上对课文的探索和学习,突出学生在课堂语文阅读中的主导地位,在阅读预览的基础上挖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学习潜力,在掌握文章的基本知识和情感交流的基础上扩大和升华文章的内容,以及训练学生阅读吸收,内化和重建知识的能力。
2.3根据学生个人状况制订自主学习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开展语文阅读教育教学工作时,不仅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基础阅读知识,还要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并在课堂上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充分被发挥。因此,教师要详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的阅读目标和规划,并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开展阅读训练活动,帮助学生解决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帮助学生养成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知识与素材的习惯,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并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3]。
结束语:
        简而言之,随着新教改的持续推进,语文教师必须革新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思维,在结合小学语文学习阶段和特点的基础上,将自主学习模式融入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能力,学生能深入课中探究,进而促进阅读知识的吸收内化。

参考文献:
[1]张子朋.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魅力中国,2020,(40):272.
[2]邵腾.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5)
[3] 郑小娥.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2020, 第17卷(9):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