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建构“让学引思”生本课堂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7期   作者:李琼
[导读] 构建小学数学“让学引思”生本课堂策略,需要教师营造浓厚有效教学气氛;引导学生更多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积极建构“让学引思”的生本课堂体系。
        李琼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四十六完小,湖南省 郴州市 423000
        摘要:构建小学数学“让学引思”生本课堂策略,需要教师营造浓厚有效教学气氛;引导学生更多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积极建构“让学引思”的生本课堂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训练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让学引思”;生本课堂;教学策略建构
        
        “让学引思”实际上就是要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留有一定空间,用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贯彻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体现学生主体学习作用。体现“让学引思”,需要教师完善或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激发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实践能力。
        一、构建“让学引思”高效课堂体现的内涵
        (一)引导学生设定自己学习目标
        “让学引思”的教学关键,是要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在设定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时,要从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为基点,按照学生学习能力,设定差异化教学目标,以使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让学引思”最好让学生自己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以此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让学生在了解自主学习情况当中,为他们留出相对足够学习空间和时间。比如,教师在进行“认识分数”教学中,就可以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确认教学难点和重点,从课程当中提供的教学素材,进行一个个问题的教学。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运用“狐狸分饼”这样的故事,导入新课,并让学生自己把一个正方形,再平均分成四个小正方形,让学生体会分数当中存在的充分感知,增强辨识分数的能力。
        (二)鼓励学生自己对自己提出学习数学知识问题
        建构“让学引思”生本课堂策略,在于对数学知识问题的提出,以解析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规避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这就需要教师强化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地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在问题提出过程中,关注数学现象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教师要破除原有主宰教学的权威观念,让学生在教师面前既要善于提问,又要敢于提问,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相应活跃度,并要根据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展开必要的联想,进行问题破解。但需要教师不断鼓励学生,力争提出一些具有个性化或创新性问题。比如,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与图形”知识时,就可以运用情境创设方法,以多媒体形式,对学生展示许多四边形图形,让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比如像怎么样分类四边形等,由此让学生联想四边形分类原因。问题出现以后,就交由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善诱学生自己寻找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的一定规律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需要突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体验性,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源自解决数学问题的实践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获得的解题实践体验,尝试总结学习数学知识的规律,促使学生主动解析数学知识中涉及到的定理与公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教师要强化引导学生,运用探究意识寻找数学知识间存在的规律,并以相对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之间进行更多的互动,由学生自己完成对数学知识逻辑链条的理解,总结相应数学知识规律。


        二、小学数学建构“让学引思”生本课堂策略
        (一)营造浓厚有效教学气氛
        “让学引思”需要运用数学教学活动加以体现,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并营造浓厚有效教学气氛,助力学生达成“让学引思”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这样,教师就可以更多选择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相应教学情境,渲染数学课堂教学气氛,以形象而生动的视频、图片或互动软件等,定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尽可能丰富数学认知载体,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计量器具或数学现象,联系到数学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直观性数学体验,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一些数学问题。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训练他们的数学思维力。
        (二)引导学生更多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
        “让学引思”意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做好课前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工作,并向学生提出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数学教学问题,带着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明确好“让学引思”中的各个教学环节,向学生更多布置一些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探究学习内容。同时,教师要通过数学知识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些能力或方法。课上同样可以进行一些教学实践活动,用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互动性兴趣。比如,教师可利用古代数学家刘徽依靠圆内做正六边形原理,让学生在思考中懂得六边形每条的边长,等于圆的半径,理解到六边形的周长,固然会是圆半径的6倍,让学生依靠实践,推算一下圆周率小数点的后七位。这就是一种创新教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积极建构“让学引思”的生本课堂体系
        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是将学生置于被动学习地位,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学习性,既少于必要的数学课堂实践活动,又缺乏师生之间与同学之间的学习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而影响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为实现“让学引思”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合理管控授课时间,给学生留有讨论或思考时间,依靠学生自主思考,体现以生为本,提高学习数学知识能力。比如,教师在教学“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数学知识时,就可以为学生运用多媒体演示一下按一定比例放大或缩小的图形,引导学生进行测量、观察或计算,并让他们进行充分的进行自主思考。依托思考是“让学引思”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将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权力交给学生,定会促进学生不断提高数学思维力,进而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
        结束语:
        建构“让学引思”生本数学课堂教学策略,需要相对尊重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需求,依靠营造的良好课堂教学互动活动和自主学习气氛,为学生创设一定课堂数学教学实践互动与数学体验感知空间,训练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提升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马萍.小学数学建构"让学引思"生本课堂策略探讨[J].学园,2017(6):67-69.
        [2]马萍.小学数学建构“让学引思”生本课堂策略探讨[J].学园,2017(3):36-38.
        [3]张雁.让学引思,打造精彩小学数学课堂[J].新课程(上),2019,22(6):694-694.
        [4]梁永青.让学定教顺学引思——小学数学建构\"让学引思\"生本课堂方法探讨[J].小学时代:奥妙,2018(7):67-69.
        [5]季红英.践行"让学引思"新理念建构"生本课堂"新样态[J].读天下(综合),2019(8)46-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