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美术教学中绘本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7期   作者:浅谈幼儿美术教学中绘本的应用 陈雪兰
[导读] 绘本是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读本,在绘本中要读的绝不仅仅是文字,而是从图画中读出故事、培养情感。
        陈雪兰
        浙江省义乌市绣湖幼儿园      322000
        摘要:绘本是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读本,在绘本中要读的绝不仅仅是文字,而是从图画中读出故事、培养情感。在幼儿教育发展的今天,绘本已成为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形式,它不仅对幼儿的认知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幼儿的多元智能发展更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绘本;?美术元素;?融合;
        绘本的画面简洁生动、构图新颖大胆、色彩明亮鲜艳、人物形象夸张,这些都是美术教学的资源和素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美术元素,将绘本与美术教学有效结合,让幼儿在理解绘本的基础上开展丰富有趣的美术活动、进行大胆创作,丰富幼儿的美术经验,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一、发现绘本本身的内在艺术美
        绘本涵盖多种不同的美术元素,凭借图画为主,配以相应文字对故事进行直观且鲜明的讲述,继而博得幼儿的喜爱,与之获取知识的规律相契合,抓住其原本短暂的注意力,使其融入情境中而感悟出简单且实用的人生哲理。新时期下,绘本与美术课堂的结合可以借助夸张的图画和不同符号等对幼儿想象进行切实有效的激发,极大程度打开其思维空间,完成欣赏,随之提升审美能力,感受到其中情趣,继而燃起阅读热情,也愿意用自身的话语对故事进行复述,准确传递其中内涵。
        二、提取绘本中的美术教育资源
        走进绘本就等于走进艺术世界,经典绘本拥有绘画艺术的各种流派、风格和技巧,也拥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表现技法,如油画、版画、彩铅画、剪贴画、水彩画等,教师要教幼儿欣赏,首先要亲身体会,多读多看,挖掘绘本中细腻的手法、自由的技巧、奇特的构图,绘画与文本的结合……其次应该注意选取经典绘本,让绘本成为美术教学的资源宝库。
        (一)构图
        在绘本中,一般构图都是画家第一考虑的元素,因为构图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绘本的美感。《大卫,不可以》使用斜线构图,更具有动感,将主人公调皮、好动的性格彰显得淋漓尽致;《高空走索人》多次使用垂直构图设计,让画面看起来气势恢宏,让人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外公的旅程》则利用了平面构图的方法,让人感觉平静、祥和且饱含思念之情;还有三角形构图、圆形构图等,都为幼儿提供了感性的示范。通过教师的引导分析、幼儿的观察理解,在美术活动中进行绘本创作时,可借鉴简单的构图来勾勒作品。教师在新时期下凭借先进的理念,对绘本构图进行提取,鼓励幼儿模仿,设计主题的活动将其脑中构思做到实体化,完成自制绘本,燃起幼儿参与热情,使其在模仿中融入自身想法,形成创新意识。教师以《小动物找妈妈》为主题,让幼儿分工合作,先结合生活经验对故事进行创编,然后明确故事中的小动物,继而进行相应绘画,通过各时间段、场景,按照故事发展顺序等,最终完成所需绘画内容。

幼儿在绘制时会借助模仿对动物、背景等进行设计,使整体布局呈现出合理性,又能凸显动物特点和事件发展关键环节,通过动作、神态等特写与故事进程相呼应,突出其中变化,理清故事思路,使绘本与美术课堂做到切实有效结合,幼儿美术能力得到锻炼。
        (二)线条
        绘本《阿罗有支彩色笔》《线》《我等待》《失落的一角》等都在线条的创意上有着独特的表现方式,从线条的组合、变换,到对图形、事物的表现,简单的线条,让绘本变得神奇而富有魅力,引领幼儿走进奇异的世界。在《好忙的蜘蛛》这一绘本中,“网”贯穿了整个绘本故事,从刚开始的一根线,到最后的一张网,通过一页页画面,“网”的绘画方法和技巧也就蕴含其中了。小班和中班教师可以根据《好忙的蜘蛛》这一绘本故事,设计不同形式的美术活动。如小班添画、中班刮画等,并引导幼儿在画直线、弧线的基础上,为蜘蛛设计更新样式的网。《母鸡萝丝去散步》采用了线描的手法,线条和色彩的搭配,把母鸡和狐狸的形象活灵活现地体现出来,幼儿感受到了作品的滑稽,也对自己的创作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三)色彩
        绘本中的色彩是多样的,这些色彩的运用不仅点明了画面的主题,诠释了画面的内容,而且暗示了故事的情绪、场景和氛围,通过经典的黑白搭配、撞色的使用、色调的调和,把绘本内容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彩虹色的花》这本风格极其独特的作品,厚重的纹理,大块的色彩,清晰、明朗地展现在幼儿的面前,对颜色了解和认识后,引导幼儿为花瓣着色,练习一些基础的涂色技巧。绘本《小黑鱼》中,有七个小黑鱼流浪的场景,这七个场景的画面都是绘声绘色、美轮美奂的,小黑鱼和小红鱼的颜色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小黑鱼的存在感。教师可以利用绘本中拓印这一技法,制作小鱼印章,让小班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开展拓印、绘画活动,从而激发小班幼儿的绘画兴趣,引导幼儿学会看懂颜色变化,自如地运用色彩,学会发现绘本中的色彩美。幼儿在参与美术活动时,对小鱼们的神态及动作做到准确观察,从其颜色、身形和眼神等进行赏析,体会小黑鱼在流浪时的真实情感,使幼儿明白喜怒哀乐情绪如何通过画笔进行展现,能在对动物进行绘制时注意融入动作与表情等,使动物的塑造更为真实,也凸显其特点,使幼儿甄别能力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
        (四)技巧
        绘本中丰富的绘画技巧,为我们开展美术活动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可借鉴的实例,近大远小、先主后次、重整体、轻局部,这些绘画技巧都体现在绘本中,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理解绘本时,要有意识地分析和讲解其中的美术元素,引起幼儿共鸣。在《大脚丫跳芭蕾》这一绘本中,大脚丫是整个故事的主线,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幼儿利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大脚丫,同时可以模仿各种舞蹈动作,用绘画的形式体现出来。科技进步的前提下,教师巧用多种不同的先进技术挖掘出绘本的价值,使美术授课内容更为丰富,得到极大程度的拓展,凸显交互性,燃起幼儿探究热情,使幼儿在模仿中完成创新。
        绘本中蕴含了诸多美术元素,将绘本与美术教学相结合,帮助幼儿提升美术经验和绘画技巧,让幼儿在快乐阅读的过程中发现美、创造美,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志勤.绘本对幼儿教育价值的实践探索[J].文学教育(中),2014(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