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7期   作者:黄晴晴
[导读] 由于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幼儿的教育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幼儿是接受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培养幼儿德育的重要时期,同时幼儿品德是教育活动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晴晴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雪莲幼儿园    842300
        摘要:由于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幼儿的教育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幼儿是接受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培养幼儿德育的重要时期,同时幼儿品德是教育活动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需要不断地渗透品德教育,引导幼儿树立良好的品德观念,对于幼儿 身心健康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就在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方面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品德教育;重要意义
        当代幼儿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家长以及教师更加侧重于幼儿智育。现阶段家庭对于幼儿的态度过于溺爱,导致很多幼儿性格不好、品德不佳。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幼儿的品德教育问题越来越突显出来,需要加以重视,对于幼儿自身的发展以及社会的整体水平都有着极其重要影响。《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中指出,在幼儿园开展的品德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情感教育,一个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在一日活动中,通过 不断地引导,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品德。
        一、幼儿园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第一,德育可以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有利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对于幼儿未来身心健康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有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由于现阶段的幼儿年龄较小,幼儿园是幼儿接触最多的场所,初步与这么多的小朋友在一起,很容易产生各种问题,德育的培养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这个小团体生活,对于幼儿未来接触更多的外部社会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幼儿园教育中品德教育现状
        幼儿园教育中的教学活动是当前幼儿获取知识最为主要与直接的途径,是一种集体性教学,教学内容面向全班幼儿。目前大部分幼儿教育工作者表示教学活动的安排的侧重点是文化知识的传播,包括识字、数数等学习技能。品德教育方面涉及较少,教师对于品德方面的教育活动安排较少,重视度不高,没有抓住教学活动中时机。其次,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游戏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当前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这阶段的幼儿对于事物的认知不足,游戏活动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当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一致,让幼儿在玩中学到知识。虽然当前游戏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全面实施,但是在教育时并没有进行品德教育方面的渗透,幼儿品德培养缺乏。最后,幼儿在园离不开生活活动,包括吃、穿、住等生活实践活动,在不断摸索中积累生活经验。大部分教师对于幼儿的生活活动与技能方面的培养,采用传统说教方式,同时也没有及时地进行德育工作,导致学生从根本上抵触良好生活习惯的学习与养成,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途径
        (一)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培养良好品德情感
        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德育融入的主要途径,因此需要充分利用教学活动,将品德教育与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地融合,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品德情感。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了解幼儿认知规律,帮助幼儿构建情感教学环境,将情与理进行融合,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语言》学科的儿歌《爱中华》教学活动时,首先教会幼儿正确运用国家通用语言阅读,通过一些图片或者视频帮助幼儿认识祖国、家乡,也可以通过《我爱北京天安门》等歌曲进行教学活动的导入。然后提出问题“小朋友们爱不爱我们的祖国”“想不想去北京天安门看看”“说一说对祖国的感受”,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对于祖国有了一定的认识,更有利于理解儿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行我国传统节日活动的拓展,说明其意义,利用一切资源与机会开展品德教育,培养幼儿对家乡、对祖国、对家人的热爱,有利于幼儿情感品质的养成。
        (二)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引导幼儿知行统一
        由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年龄较小,知识储备以及生活经验不足,对于品德的理解与认识较为浅显。游戏可以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游戏的重要性,将德育教育与游戏活动进行融合,帮助幼儿探究知识、了解品德、感受情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进行品德教育时,将游戏所具备的品德特性,包括团结合作、诚实公正、规则意识进行指导,与此同时还需要结合教学目标,进行语言表达、礼貌用语等良好品德的教学,让幼儿养成正确的品德意识。
        例如:在进行《美丽的颜色》汉语主题活动中,需要对其中有关颜色的词语进行理解与运用,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这些颜色与句式的学习通过绘画或者体育等游戏活动中开展,教设计游戏活动,让幼儿一起收集小石头、杏核等,然后组织学生对这些材料染上颜色。在这一过程中要制定游戏规则,将小朋友们分成四组,在染色过程中不能打闹、不能争抢等,一方面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另一方面让幼儿养成规则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对于材料或者色料的选择问题上、口交争执以及互相埋怨等问题,教师需要抓住这些机会开展品德教育,进行礼貌教育、谦让、协作、荣誉等一些良好品德,实现品德教育的教学目的。
        (三)在日常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通过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不同环节以及事情,开展品德教育,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这里所说的日常生活主要是指从早晨入园、自由活动、午餐、午休、离园等,从中不断积累,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品德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榜样的作用,以身作则,无形中影响幼儿的言行。
        例如:早晨入园时,教师通过问候、打招呼、拥抱等,帮助学生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意识到传播温暖的力量。在用餐时,介绍每一个食材的作用与益处,让学生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通过小故事或者小儿歌帮助幼儿养成饭前洗手、正确坐姿、不乱跑等用餐习惯。午休时,不打扰别人休息、不大声喧哗等习惯。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品德教育,需要将这一理念全面贯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以及日常生活活动,始终贯穿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通过不断地重复与引导,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品德习惯,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与素养水平,重视品德教育认知水平的提高,以身作则,发挥榜样效应,为品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保障。
        参考文献
        [1]郭凤丽.谈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J].吉林教育,2020(34).
        [2]陈永红.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融入分析[J].才智,2020(32).
        [3]申晓媚. 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的重要性[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