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念下幼儿一日活动的开展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7期   作者:窦廷芬
[导读] 作为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的一日活动也是幼儿获得知识和启发的重要途径。
        窦廷芬
        浙江省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附属幼儿园    310016
        摘要:作为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的一日活动也是幼儿获得知识和启发的重要途径。对于幼儿而言,学习不是系统的和正规的集体教育,而是知识的内容包含在游戏和以生活为导向的教育中,即幼儿的日常活动本身。本文探讨了在生活教育理念下幼儿一日活动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生活教育;?幼儿;?一日活动;
         在幼儿园中幼儿一日活动包含了来园、晨检、游戏、上课、盥洗、饮食、睡眠、户外活动、离园等多个环节,教师要秉承“生活即教育”的理念,科学地将教育内容渗透幼儿一日活动的各项活动中,使幼儿在一日活动中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思想引导,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生活教育理念的内涵
        生活教育理念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将生活教育理论概括为三句话: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中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的核心内容,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的场所,教学做合一指出了生活教育的方法。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理解都离不开生活中的观察和体验,如果直接对幼儿进行知识讲解不但抽象性强幼儿也难以理解,且还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幼儿园组织和开展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研究来源,也体现出幼儿教育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幼儿教育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在生活教育理念下开展幼儿一日活动的策略
        (一)将教学课程生活化
        生活教育理念强调了幼儿教育的生活化,需要教师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提炼教学内容,使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连续,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质量。在幼儿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打破书本知识的局限,将生活中大量的知识内容与幼儿的一次活动有机融合起来,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元素,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积极地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和思考,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从小树立起科学意识。
         (二)将活动材料生活化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活动材料的选择尤为重要,教师要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为幼儿挑选合适的活动材料,将幼儿的生活、学习和游戏结合起来,使幼儿因时、因地、因内容灵活地运用生活材料,展现出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一日常规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材料使幼儿将知识、技能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进而积极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挖掘出思维潜能,既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又给幼儿带来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生活教育。
        比如教师为幼儿展示了自制的传声筒,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教师为幼儿每人准备了一个纸杯和棉线,然后让幼儿自由结成组,将两根棉线连接在一起,然后一个人冲着纸杯说话,另一个人将纸杯放在耳边听,幼儿在传声筒的制作和互动中对传声有了初步的认识,为教师讲解传声知识做好了铺垫,接着教师引导幼儿试验棉线拉直和不拉直对声音传播的影响。

在生活材料的有趣制作中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实现了“在生活中学,在学中生活”的趣味教学效果,使幼儿的一日活动充满了科学探究意义,培养了幼儿的综合能力。同时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感知到生活中常见材料的奇妙用处,进而使幼儿积极地去观察生活,养成了爱观察、勤动脑、多实践的好习惯。
        (三)将学习内容生活化
        对幼儿而言已经具备基础的生活知识,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一日活动内容与幼儿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感知教育,同时也将知识用于生活。幼儿教师可以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卫生习惯、就餐礼仪、生活常识、文明礼貌等内容。比如日常一日活动中教会幼儿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就餐时细嚼慢咽、不乱扔乱吐、不喧哗打闹,需要别人帮助时说话的语气要和善,对帮助自己的人说谢谢等。使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行为习惯,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爱干净的小朋友,为幼儿的性格养成和未来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将学习方式生活化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教师要体现出“小课堂、大社会”的生活教育理念,引导幼儿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幼儿“在生活中学,在学中生活”的教学效果。比如幼儿学习颜色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绘本或实物带领幼儿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水果中认识颜色;学习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用幼儿就餐分发水果环节举例,只剩一个苹果了需要分给两个小朋友,如何才能分得一样多?由分发水果引出了“二等分”的数学知识,既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降低了幼儿的理解难度,使幼儿将知识学习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教师也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对幼儿进行知识教育,比如“国庆节”可以组织《祖国妈妈的生日》的主题活动,从幼儿能观察到的节日装扮中为幼儿普及知识,例如商店门前悬挂的小国旗,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画国旗,用国旗贴纸进行妆容装饰,培养幼儿的爱国意识,也可以借助国庆知识问答向幼儿讲解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我们的首都在哪里等一系列常识知识,使幼儿既体验了国庆的节日氛围,又了解了国庆的相关知识,同时使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富有生活气息,增强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师要秉承生活教育理念,以幼儿生活为基点开展幼儿一日活动,将生活教育渗透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幼儿在熟悉的生活环境、生活材料、生活场景中产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活教育活动中,取得“在生活中学,在学中生活”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美红.中班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行动研究[D].河北大学,2019.
        [2]江彩萍.幼儿园盥洗活动的有效组织与开展——基于幼儿一日活动之盥洗环节的混乱现象引发的思考[J].新课程(综合版), 2019(03).
        [3]王海燕.幼儿园班级一日生活常规教学管理[J].读与写:上,下旬,2016(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