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园创造性绘画能力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7期   作者:金斐
[导读] 儿童在参与美术教育相关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采用自己的绘画方式进行自我表现,在绘画中表现出儿童自己的见解和主观想法,这就是所谓的自主性绘画
        金斐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华舍管墅幼儿园  312000
        摘要:儿童在参与美术教育相关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采用自己的绘画方式进行自我表现,在绘画中表现出儿童自己的见解和主观想法,这就是所谓的自主性绘画,儿童在绘画中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绘画创新,在较为宽松和自由的绘画氛围中进行想象,进而在享受绘画的过程中,激发自身的审美情趣,在绘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本文将会分析研究如何引导幼儿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进行创造性绘画能力培养。
        关键词:幼儿美术;?快乐绘画;?创造性绘画能力
         1.提高儿童创造性绘画能力的方式
        (1)选择合适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幼儿阶段孩子总是会被一些有趣的、新奇的材料或工具所吸引,对于幼儿来说,没有玩过的工具一直都是具有强大的诱惑力,吸引着儿童发现和探索未知事物。所以,在引导幼儿参与美术教育活动时,老师应该要重视选择合理的绘画材料和工具,比如,绘画的图纸可以不单纯是白纸,还可以选择其他种类,如彩纸、彩笔、蜡笔等工具材料供孩子选择和使用,这样能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2)确定充满趣味性的绘画主题
        在进行绘画主题的选择时,老师应该要考虑到活动内容不仅要能够符合或者是揭示一般的运动规律和人类深层次的无意识秩序,同时还应该要与幼儿的实际经验和生活相贴近,确定充满趣味性的绘画主题,幼儿能够在自身的经验中观察到的,这样在绘画中能够清楚地呈现出孩子的情感。
         2.引导幼儿在绘画中进行情感体验的形式
        (1)引导儿童贴近自然和生活
        为了能够促使儿童的绘画作品中体现自身的情感,老师应该要引导儿童走入自然,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对自然进行观察和探索,进而丰富儿童对美的体验。比如,在春天,老师可以带领儿童走入自然,观察蜜蜂如何采蜜,倾听小河流水的声音,欣赏百花齐放的美景。这样孩子在进行绘画创作中能够体现出这些自然美景,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丰富儿童的感官情感。
        (2)引导儿童感受和表达美好情感
        相关的教育政策要求在幼儿的美术教育中,老师应该要引导儿童对周围环境的美好生活和事物进行接触,进而不断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和感性经验,进而激发儿童对美的创造和表现。所以,在幼儿美术教育中,老师应该要在指导儿童绘画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鼓励儿童在绘画中表现出美的情趣。比如,老师可以利用彩带、喝完的粉色酸奶纸盒、毛梗等进行娃娃的制作,在指导儿童参与美工区的活动时,可以引导幼儿自由寻找材料进行制作,这样能够引导幼儿在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3)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大胆想象
        当儿童对参与的绘画活动感兴趣时,他们会集中注意力投入到绘画的创作中,所以此时创作出的绘画作品具有美观。老师在日常对孩子进行美术指导时,应该要鼓励孩子进行创新,大胆尝试绘画,不要要求孩子按照老师画的进行模仿,一些参加美术兴趣班的儿童,他们画出来的人物、太阳等都是一个样子,这样完全局限儿童的想象力和思维,儿童在绘画中失去了创新能力。所以在绘画指导中,老师要激发儿童的兴趣,鼓励孩子进行大胆想象和尝试,进而提高孩子的创新能力。


        3.营造良好的绘画氛围
        (1)营造良好的心理和绘画环境
        幼儿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自由进行创作,大胆尝试绘画,能够激发幼儿的绘画潜能。所以在绘画指导中,老师应该要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这样孩子能够自由参与美术活动,在绘画中更加自信,大胆将自己的想法和对绘画内容的感受表达出来。总之,老师应该要尊重孩子在绘画中的想法。同时温馨的绘画环境能够帮助儿童在绘画中找到灵感,可以在孩子绘画中播放抒情的音乐,孩子能够在这种绘画环境中自由地、愉悦地投入到绘画中,并在绘画中表达自我。
        (2)满足儿童合理绘画时间的要求
        当前一些美术教育活动因时间限制,导致孩子的绘画不能及时完成,在时间限制下进行绘画,孩子的绘画作品有可能不美观,不仅打断孩子绘画的兴致,同时也没有有效地锻炼孩子的创造性绘画能力。所以在组织孩子参与美术活动时,应该要注意给孩子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绘画,同时可以鼓励儿童在休息时间或者是吃完午饭后继续进行绘画,当孩子想要坚持绘画时应该要满足孩子的要求,可以在孩子绘画结束后再自主参加其他游戏。
        4.评价儿童绘画作品要多角度
        (1)带入童心进行绘画作品的评价
        儿童的绘画作品常常会体现出他们的心灵情感。一般孩子心灵上有很多美好的印象,通过这些美好印象,孩子能够形成自身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这样在绘画作品中也会呈现出天真的稚气。比如,在进行“我眼中的农村”绘画主题的活动中,孩子有的会将农舍、鸡鸭、田间小路等画出来,有的绘画作品很脏乱,因为他们去农村时,尤其是晚上,只看到了漆黑的夜晚,所以画面很黑。所以在对儿童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时,应该要考虑到孩子的童心,不要带着成人的主观意见进行评价,应设身处地进行绘画评价,感受绘画中传达的孩子的意愿和内心表达。
        (2)以发展性眼光提升儿童的创造性绘画能力
        幼儿在绘画作品中会表达出他们心理情感、亲身经验和对世界的认识,虽然儿童无法在画中将事物的比例表达得准确,也无法体会物体的深度,但是若是按照成人的标准进行绘画评价,将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所以在绘画作品评价时,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生活经验、情感进行孩子绘画作品的评价,多方面因素进行联系,一般是采用表扬、赞成和肯定的态度进行作品评价,这样能够激发孩子的绘画积极性。
        (3)积极鼓励儿童进步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老师应该要积极鼓励儿童进步,可以用生动的、有童趣的语言来激发孩子的创造热情,使孩子能够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绘画活动中去,这样也能够发展孩子的思维。在指导孩子画画时,要支持孩子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而不是一味地模仿老师的画作。
        5.结语
        总之,在指导儿童参加美术教育的活动中时,应该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绘画氛围,使孩子能够大胆进行创作,自由表现,鼓励孩子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在绘画中,同时使孩子能够在快乐愉悦的绘画过程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巧燕.探索幼儿绘画教学活动入门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
        [2]陈霞.在多彩的美术课堂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J].内蒙古教育,201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