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纠错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7期   作者:黄丽倩
[导读]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纠错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黄丽倩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第九中学,湖南省郴州市  424200
        摘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纠错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这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很大的促进意义。因此,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也在数学的学习中至关重要,这对初中数学老师有了更高的要求。老师要立足于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将发展学生的能力做为教学重点,从而改变教学策略。本文将分析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纠错能力,进一步探究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全面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纠错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学习意识,学生的自主性较差,考虑问题的方式有待加强。学生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错误,学生的纠错意识也不强,也没有较强的能力去改正错误,这就会造成学生的错题越积越多,学生学习数学越来越难[1]。因此,数学老师要格外的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对于老师自身而言,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纠错能力,更新教学方法,优化教案,促进数学课堂的高效进行。
一、初中数学解题数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难度大、复杂程度高的一门学科,需要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在日常的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学生和老师都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首先,老师对学生的教学中就存在问题,因为学生的错误一般是由老师发现,然后给学生之处,引导学生进行纠正,但是往往这个过程学生的参与性很少,都是老师通过课堂提问、批改作业、批改试卷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自己哪个地方出错,并不能意识到为什么就出错,学生虽然一时可以记住,但是下次遇到相同的题目还是会犯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老师的在例题和习题的讲解时,往往只采用一个固定的模式来讲,很少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内化,举一反三,这样很容易让学生禁锢在一个思维圈里,让学生很难进行发散性思维,这就不利于学生习惯的养成。最重要的是,学生自觉性不高,纠错能力有限,错的题一错再错,导致学生的挫败感越来越强,逐渐丧失对学习数学的兴趣[2]。
二、培养学生纠错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纠错意识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学生的纠错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这种能力并不是学生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学生后天的练习形成的能力。因此,老师要在课堂的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纠错的意识,在学生日常的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纠错的过程,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纠错的意识,降低学生的错误率。
        在实际的教学中,数学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逆向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数学解题中运用数学的纠错意识,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纠错意识,比如在一次考试之后,老师将试卷发给学生,同桌进行互相纠正,然后再由老师改卷,然后再分发给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写出每道题的错误原因,并且在旁边写上做题思路,看看错误的题目就是因为自己粗心还是因为能力有限导致的出错。

通过这样的纠错程序,养成学生正确的纠错意识,从而帮助学生提升纠错的能力。
(二)对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训练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纠错意识,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如何纠错,如何进行有效的纠错,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高效的、有目的的纠错。例如指导学生将每次考试和练习的错误习题进行总结归类,可以让学生使用纠错本,把一道题研究透彻。首先,将错题按照题型进行分类,然后将自己的错题按照不同的类型进行归类,每一道题目,要求要有错题记录,题目正解,错题原因,解题思路,总结反思。然后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把相同类型的题目进行浏览,这样就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自己的错误,从而降低再次出错的几率。通过这样的方式,教给学生纠错的方式,归类的方式,才能让学生发挥好错题本的功能,才能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避免学生走弯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为学生创设错题情景,用错题锻炼学生纠错能力
        初中时期,学生们正是思维活跃的时期,他们对身边的事物都抱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好奇心。而数学是一门很抽象,逻辑思维很强的一门课程,学生的学习本就枯燥无味,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初中数学老师教学的关键,老师要把学生带入课堂,带入纠错的情境中去。所以,老师要采用多种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从而主动的探讨、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产生共鸣,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思考力,引导学生发现题目中的错误所在,从而提高学生的纠错能力[3]。
        例如,在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平行线的性质》这一课的讲解中,老师可以创设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寻找教室内的平行线,然后引导学生抢答:“黑板,墙壁,桌子,尺子,书本”很多物体中都含有平行线的元素,随后让学生拿出能够拿起的实物,回答老师的问题:“书本的上边和下边是一组平行线,那么你现在拿一个尺子随便放在书上,然后你再用量角器量处两个夹角的度数。”学生通过几组实验,得出结论:“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但是有的学生得出的结论不同,此时老师可以让小组进行讨论:“为什么得出不同的结论,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得出结论。老师通过创设实物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观察中进行思考,在判断正误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纠错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想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水平,最重要的一定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纠错能力,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自己,不断的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形成较为完整的数学能力。作为初中一线的数学老师,应该不断的更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纠错意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纠错的学习动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文艳杰. 浅析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纠错能力的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6):124.
[2]叶余.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0):128.
[3]刘婷.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20):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