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劲光
潍坊恒德实验学校 山东潍坊 261000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有知识不一定就有能力,但没有知识就一定没有能力。在科学教育领域,国际上关于科学知识的表述有核心概念、关键概念、大概念、科学原理、科学知识等方式。
观念是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中国文化中的观念与国际上概念的内涵基本一致。
将物理观念(特别强调应用)作为物理核心素养,其依据主要有如下方面:第一,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学生发展非常重要的核心素养。第二,世界各国的课程标准都将核心概念,或大概念,或关键概念,或知识理解与应用、工程实践等作为重要的科学素养。
物理教育的目标不是去获得一大堆由事实和理论堆砌的知识,而应是实现一个趋向于核心概念的进展过程。核心概念是某个知识领域的中心,是一种教师希望学生理解并能得以应用的概念性知识,这些知识必须清楚地呈现给学生,以便学生理解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事件和现象。
基于高中物理的基本内容,“物理观念”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及其应用等要素。
培养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是他们掌握所有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建立物理知识体系的根本。在教学过程中,这一素养的养成需要持续不断地跟进。具体措施如下:
1、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基本物理观念来源于物理知识的构建,它不是物理知识的简单堆积,而是对具体知识的体系生成、概括提升,具有超越事实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
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具体物理概念体系化,将有利于发挥物理观念对于基础知识的引领作用,使基础知识可以发生有效的迁移和应用。
.png)
2、利用典题本强化概念与模型之间的联系:
物理观念是学生在反思感悟和实践应用中将蕴含于具体知识中的物理思想、观念和方法等抽象概括出来的观念性认识,是物理学科的研究对象、过程和结果在学生头脑中整体的、概括的反映。
所以利用典题本的积累,强化概念与模型之间的联系,使物理知识和思维方法的应用,在解决问题中实现物理观念的提升。
.png)
3、通过实验让物理概念与实际情景相结合:
物理观念的形成是认知性的,更是体验性的。物理观念不可能通过记忆物理知识自发形成,而需要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探究活动中理解与掌握有关知识,并且在对知识的理解、应用中不断概括提炼而形成。
通过物理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深刻理解相关知识,并且通过具体情境中迁移应用,不断提高头脑中知识的整体性和概括性水平,实现物理观念的内化。
.png)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行,可以让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物理观念在日常教学中落地,为学生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知识奠定坚实基础。
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将使得他们拥有运用观念解释自然现象,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落地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