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涛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初级中学,广西河池547114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教学了,教师需要及时的改变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对于初中化学教学而言,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需要将概念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知识,但是化学实践就需要学生先掌握化学的概念知识,才能更好的在后续实践中理解化学知识。初中化学教学中很多概念都是极为抽象的,这些诶概念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完善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还需要学生对于不同的化学现象也能够有一个具体的分析。所以如何帮助学生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能够更好的理解所学习的化学概念,才是每个初中化学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认知同化论;初中化学;概念教学
教师在初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立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教学氛围来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的化学知识,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样性教学的开展,让学生能够对化学知识产生良好的兴趣。教师需要可以先引导学生完成化学实验,让他们先对所要学习的物质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教师并不需要直接告诉学生实验的结论,而是在学生完成化学实验后,根据学生在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性质来教学概念知识,让学生能够以更直观的角度来学习化学概念。在学习化学概念的时候,教师并不能采用传统的灌输教学,这样的教学学生无法深刻的理解到化学概念,只是进行表面的记忆。而且无法有效的将这些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违背了初中化学的教学原则和目的。
一、认知同化论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重要性
认知同化论要求教师在概念教学过程中[1],需要将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建立在学生的认知上面,也就是需要学生先对所学概念有一个大概的认知,再进行概念的教学。而且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教师对概念的教学都是单一且乏味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了解到概念深层次的东西,只是简单的学习到了概念知识,只能用来做题,无法利用其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学生对这种灌输性的概念学习是非常厌烦的,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的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初中生还保留着儿时贪玩的特点,而化学实践就是学生“玩”的时机,教师可以利用好这个机会,来帮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更好的理解所学习的知识,让认知同化论能够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有效的开展。
二、认知同化论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由于我国传统教学方法已经被沿用了很久,教师在短时间内也很难接受全新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在进行化学概念教学的时候也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过于强调学习的结果,并没有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这就导致了虽然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了概念,但是没有理解概念,也没法将概念举一反三去解决问题。化学本来就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科目。这样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更加厌烦学习化学,甚至于觉得学习化学是一种负担。这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2]。
(二)教师对于认知同化论的理解不够
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以学生的成绩提升为主要教学目的,忽略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这就导致了目前社会上频发的“高分低能”的现象,学生虽然学习到了知识,但是只会纸上谈兵,无法进行实际的操作。这也不符合二十一世纪对于人才的需求,现在市场需要的是综合素质良好的全面型人才,很容易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而且部分教师在采用认知同化论开展化学概念教学的时候,由于教师对其理解并不够完整,所以适得其反,没有发挥出认知同化论的优势,还让学生没有有效的学会知识,学生也失去了学习化学概念的兴趣。
三、认知同化论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一)通过化学实验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概念
在传统的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普遍都是直接告诉学生化学物质的概念,然后通过板书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但是这样的教学效率低下,而且学生一时间也很难完整的理解概念知识。所以教师应该采用认知同化论来展开化学概念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之前所学习过的化学知识来设计一些化学实验来展开教学,这样就增加了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课堂的效率和质量。
比如在学习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燃烧与灭火》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引导学生去复习之前所学过的《水的组成》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两节课来分析灭火,这样就有效的利用了认知同化论。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为学生直观的展示燃烧和灭火的具体过程,让学生在空旷的地方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这个过程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安全,以免发生意外。
(二)在教学过程中导入认知
初中化学概念的学习是一个长时间的积累,需要学生日积月累的学习才能理解到化学概念的意义。而且化学的教学并不是仅仅依靠简单的学习去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渗透概念的教育,并且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效的培养化学思维,这也才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展示,教师可以利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化学概念的理解。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帮助学生更好的观察一些很难实际操作和观察到的化学变化。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实验展示。徐盛通过这一的学习方法就可以增加他们对于化学概念的理解,对化学的学习也能够产生良好的兴趣,从而有效的提升了化学概念教学的课堂质量和效率[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化学认知同化论主要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当做已经有丰富学习经验以及认知的学生,引导学生从旧的学习经验上学习全新的知识,然后再将所学习到的新知识变成旧知识展开后续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习过的知识,对于学生学习新知识也有着良好的效率,学生在学习化学概念的同时也能够对概念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及时的改正,利用认知同化论有效的开展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李玉清. 认知同化论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 读天下(综合), 2019, 000(036):P.1-1.
[2]张法铭. 基于认知灵活理论的初中化学概念有库教学策略[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9(12):13-14.
[3]管姝. 认知灵活理论在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