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和探索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7期   作者:白灵
[导读] 数学的精髓无疑是数学思想方法。以往教师认为学生只要学好数学专业知识即可。
        白灵
        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实验金科小学校      400060
        摘要:数学的精髓无疑是数学思想方法。以往教师认为学生只要学好数学专业知识即可。殊不知,知识中隐匿的思想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只掌握数学知识如一潭死水,而思想方法才是源泉,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也与新课标数学教学完全一致。每个数学教师都想要教好这门科目,但关键点在哪里呢?就在于教学中,不仅要讲解知识,重点是暗含的数学思想,要渗透其中。尤其是隐匿在知识中比较常用的数学思想,更应该列为教学重点。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这样才能增强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本文简单探索了,如何把数学思想,渗透、融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思想;实践探索
        引言:课程的改革,无疑使得教师在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势在必行。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以看出,古人尚且更能明白思想方法是何其重要。在科技日渐发展的今天,数学教学只知其然远远不够,还要之其所以然。所以,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途径与策略方面进行探究。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  
        1.对教师的意义。
        新课标要求教师:教学要涵盖思想方法,要秉持标准的教育理念,并落实到具体实践中来。这对响应新时代教育观至关重要。近年来,新一轮课程不断进行改革,对于一线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强,不仅要加强培养自身数学素养和专业化的数学素质,而且要构建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具体表现为:想办法训练自己,思考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数学思想,如何才能提升数学素养,如何对数学思想方法产生新的创新。这才是有着深远影响意义的。
        2.对学生的意义。
        过去,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多是教给学生如何记住知识,如何解题,这样学生虽然可以对付升学的考试等,但并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认知。如果想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认识,形成能力。那对于在知识中融入思想方法不可或缺。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途径与策略
        1.加强教学实践,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
        为学生讲解 100 遍解题方法,都不如让学生自己寻找一种解决方法来的更加有效。因此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必须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实践活动当中,通过亲身实践、思考,从而找到解决的办法。比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植树问题》这一章节中,如“施工队要在高速公路两旁种植绿化植物,在入口处不种植绿植,在出口处需要种植绿植。每两株绿植之间的间距是 7 米,高速公路全长 100 千米,请问在这条高速公路两旁总共需要种植多少棵绿植?”在解决这个数学题时,如果学生没有细致深入的分析,就不会了解树木间距之间的变化情况,也很容易造成解题错误。

所以,数学教师可以引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采取让学生画图的方法,比如让学生在纸上画出6 个点,然后统计这 6 个点之间总共有几个间距; 还可以让学生采取排队的方式,统计每6 个人之间有多少个间距。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这种亲身实践,了解不同的树木种植方式,会有不同的间距情况。之后的学习,学生遇到类似题目。自然会想到用数形结合来解决问题。通过画图探索或者亲身实践来解决问题,对于学生体会感悟数学思想,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2.加强课堂引导,融入数学思想方法。
        目前小学生获得知识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教师的课中教学。所以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把思想方法融入其中,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让教学活灵活现。如何融入呢?这就要求教师: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己主动观察知识之间的联系、然后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问题、从而得出结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最普遍的转化思想为例,其主要作用是:简单来说,就是复杂问题简单化,化难为易。如教师在讲解异分母加减法时,如1/3  + 3/4,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引入转化思想,如何简单化?就是要把不熟悉的异分母加减转化为学生已经熟悉的同分母加减,即4/12 + 9/12。学生即可理解。不仅如此,教师也可在分数与小数的加减法渗透转化思想,如:  1/5+3.2,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分数转化为小数来计算。转化将新旧知识建立了联系,似有一道桥梁。这样学生才更加容易掌握新知识。
        3、加强课后运用,巩固数学思想方法 。
        课堂学习时间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学生没有更多时间深入了解思想方法何其重要。所以学生想要达到灵活运用,必须课后巩固学习。教师完成教学活动后,对于学生思维需加强引导。为学生反省自身学习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思想方法,哪些在运用上还有不足之处助力。使得学生在多种解题技巧中找出最简便、最有效的解题方向。达到灵活运用,开阔思维。教师结束一节课后,肯定会向学生布置作业,如:一块矩形菜地,计划种植不同的蔬菜,分成了面积不同的四块。其中 A占总面积的八分之一,B为总面积的三分之二,C 面积为 10 ㎡,A、C 面积比为 3:5,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了解解题思路,等学生在课后作答完成后,让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再把班级学生运用的思想方法总结到一起。等到下次课中,教师给予答案,并向学生展示所有解题的思路。学生从教师罗列的所有思路中,梳理总结。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才能在之后的学习中如鱼得水,应对自如。只有这样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结束语
        上述便是对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思想的实践和探索过程。展示为:渗透思想方法的意义、以及具体说明如何渗透、融入。不得不说是教师教学使命感在促动。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教师必须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具体表现为:课中,加强实践;加强思想方法引导。课后,加强交流、总结;完成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对于融入思想方法的研究。未来,人们将前仆后继投入这一重点课题研究。这是值得所有教师深入学习和思考的。
        参考文献
        [1]李艳华.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是如何渗透的[J].魅力中国,2020,(44):253.
        [2]朱鹏荣. 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1(17):9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