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7期   作者:刘盛兰
[导读]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加快,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
        刘盛兰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福建省 福州市 3505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加快,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要为学科素质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数学作为小学的必修科目,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性判断能力的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人注意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的重要性。本文将多个方面对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核心素养;策略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国家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要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教学的质量水平,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教授学生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更要重视相关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本文将从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含义,如何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与方法进行分析。
一、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含义
        小学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六个方面:逻辑推理,抽象思维,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据分析以及数学运算。在小学数学的学科教育之中,关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并不是分方面展开的,而是结合学科知识综合性的,培养其核心素养。但在进行学科教育的同时,由于小学生缺乏理性的判断能力,因此在学科学习时往往会存在一些学习误区。学生易混淆数学理论中的重难点知识,这对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下,要求将学生培养成综合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大使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通过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核心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之中要准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优化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不同于某一课时的教学科目,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小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任务,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对于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习惯的培养都至关重要,在这一阶段为其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们也易于接受核心素养的理念和思想。在实际的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也应当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二、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一)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好奇心探索与蓬勃发展的阶段,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之前,必须做好课堂准备工作,灵活的讲解抽象性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从数学的角度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得出答案。

如在小数的加减法的教学之中,单纯的运算教学效果可能并不好,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情景创设的方法,通过情景创设小游戏,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提出计算接龙的教学小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进行计算接龙,通过比赛的形式又快又好的进行数学计算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运用所学知识,迅速的算出答案。通过接龙计算的教学方式进行趣味运算,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学习氛围感。调动集体学习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采取生动有趣的课堂形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集体带动的作用下,学生们就逐渐形成了推理运算逻辑思维的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 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思维
        相比于初中和高中的数学学习而言,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难度是较低的,小学的数学入门学习为后面数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形结合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数形结合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问题。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指通过数和形的相互转化,互相利用来解决数学问题。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小学生的思维更偏向于直观形象,因此,小学生更容易理解直观模型,对于抽象模型的理解是比较困难的。数形结合可以说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不同年级的教学之中。例如在认识三角形的教学之中,就必须要用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们讨论三角形的概念及定义,交流学生们关于三角形的认知。通过教学展示,让学生们看到典型的三角形的图片,最后通过对几张典型的三角形图片的总结,让学生们通过思考得出关于三角形图形概念的结论: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三角形。利用数形结合,帮助学生很快形成了“三角形是怎样一种图形”的概念。由此可见,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小学数学学科教育之中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
(三)实践出真知,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学科教育之中,不仅要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具体的数学实践相结合。这样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之中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与理解,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学有所用。比如在统计的教学之中,教师可以安排统计相关的课堂教学活动,比如可以让小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统计学生们的学习时间,课外活动时间,上网时间,和睡眠时间。通过统计这一教学活动,教师不仅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还可以通过统计结果为学生的学习生活给出良好的建议。可以加深学生们对统计数学知识的掌握,也能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之中的常见性和可用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形成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小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在日常的教学之中,要从多方面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不能一蹴而就。教师在教学之中要准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优化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许玉珍.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构研究[J]. 课程教学研究 2020.07(25)08-11
[2]曾霞. 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评价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08(25)04-12
[3]蔚馨.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设计研究[J]. 山西大学 2020.05(14)03-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