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春妹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进德第四中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柳州市545100
摘 要: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下,教师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进行被动的接受、听从,学生的主体性受到抑制,教学效率较低,与生本理念相违背。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化与教学之间的结合越来越多,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提高,同时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关键词:生本理念;微课;物理
引言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学要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1],生本理念的核心就是尊重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处于被动听讲、接受的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率也相对低下。在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信息化与学科教学进行融合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微课教学也逐渐被教师采用,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就生本理念下初中物理微课教学如何开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生本理念的含义
首先,生本理念的核心是以生命为本,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学生变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主要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导、引导,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有效、深入的挖掘,这样的情况下教学活动就演变成了文化的传递、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过程。
其次,生本理念融合了教育教学中的科学发展观,结合学生的需求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方式的改革,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能够有所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目标的完成,这样教师的教学目标也能够得到实现。
最后,生本教育课堂中的重要环节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也是课堂质量能否提升的关键,所以初中物理教师要设计好学生的学习活动。微课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学习进度的调整,进行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有学习主人翁的意识,进而进行主动的学习,使学习效率能够大幅提高。
二、微课的含义、特点
首先,微课的学习时间短,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行知识的学习。微课程录制视频时间大多都是在6-10分钟。传统的知识讲授基本上要花费整节的时间,学生有着极大的学习压力,同时难以长期进行专注的学习。借助微课的短时间能够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进行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任务的顺利完成。
其次,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微课的主题非常明了,同时呈现的方式非常直观,学生能够一目了然的进行内容的学习,学习效率较高。传统的教学视频内容庞杂、繁琐,微视频却内容精炼、主题明确。同时学生也能够依据自身的需要进行合适的微课选择,具有较强的学习目的,具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最后,拥有独立的课程内容。微课视频的课程内容基本上都是独立呈现的,同时各个视频都拥有很强的主题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视频的选择或者是进行视频的重复播放,有助于学生加强对于知识的理解、巩固,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基于生本理念下初中物理微课教学方法探讨
(一)借助微课主题的确定,促进学生学习热情的调动
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微课主题的确定时,选择的主题尽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趣味性,这样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被有效吸引。同时,微课主题要以教学重、难点为主,或者是教材内容的突破,或者是与生活实际的有效结合,这样微课内容就会更加丰富,也容易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调动,学生的思维、眼界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开拓[2]。
以沪粤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摩擦力》的教学内容为例,教材中涉及到“自行车前后轮所受摩擦力”的内容,这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同时也是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就可以以此为题进行微课的制作,借助动画分解的形式进行内容的呈现,学生通过视频的观看对车轮的受力情况能够深刻体会,学生对于摩擦力的概念就会理解的更加透彻。
(一)借助微课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传统的预习缺少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缺少明确的预习目标,教师也不能及时进行预习结果的检测,预习的效果就会较差。而教师借助微课视频的录制,使学生对于每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有大概的了解,那么学生就能够有明确的预习目标,课堂的教学效果自然也会更好。
以沪粤版初中八年级物理《光的色彩颜色》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提前进行微视频的制作,并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等进行视频的发放,使学生能够进行提前预习。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人造光源、光源的定义等等,同时对于光的三原色、光的色散等也能够有一定的了解。借助微课视频,学生能够对在较短的时间内理清知识的脉络,同时教师对学生的预习结果要及时检测,例如借助课堂提问:同学们,大家对于昨天预习的内容有没有疑问呢?学生就会积极回应:这部分内容学完之后,我想了解拍照时用到滤色镜是为什么呢?作用是什么?太阳光的组成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不透明的物体颜色?......,由此,我们能够看出借助微课进行预习取得了良好的玉溪效果,为课堂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借助微课教学,有助于学生复习效率的提高
传统的复习方式主要有:课后作业、当堂练习等形式,大多以纸质形式呈现,缺乏新意,学生容易产生疲惫感,同时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在逐渐加重,借助微课的运用则能使这种情况发生一定的改变。借助微课视频,学生能够进行知识的回顾,同时能够反复进行点播、观看,使学生对于知识没有理解的地方逐渐消化、吸收,最终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
以沪粤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电磁转换》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的录制,将电磁转换所包含的电磁感应、能量守恒定律等知识串联成知识脉络,供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加深对本章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复习起来会更加高效。
结语
综上所述,“生本教育”要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微课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仅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借助微课视频的巧妙设计,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有效提升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愿意主动进行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同时课堂教学氛围非常轻松,使教学的效果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煜. 生本理念下初中物理微课教学探析[J]. 下一代, 2020(03):83-85.
[2]张蓉. 基于微课载体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探究[J]. 考试周刊, 2019(34):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