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粟芬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丰良中学 514300
摘要:初中生与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相比具有独特性,是成长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在学习和心理上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这需要教师有足够的重视。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不能仅仅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应该重视班级里的德育教育工作和心理的沟通。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教育;心理沟通
引言:在新课改现阶段的大环境下,班主任除了教学工作,还应该把德育工作和心理沟通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的位置。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理念一个重要方面,学生不仅要学习好,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因此,初中的班主任一定要提高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加强与初中学生的心理沟通。同时,要更新德育和心理沟通的方法,使德育工作和心理沟通工作更加高效进行。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和与学生心理沟通的现状
1、德育方法单一
现在初中生的年龄阶段处于13~16岁,正值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外界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见解,较为叛逆。并且在当前的德育教育环境,班主任主要靠说教,方法也单一。在评价学生时也用传统的方式和标准,用文化成绩来与学生道德素质挂钩评价,这在一定条件下加重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不能很好的发展学生的个性。而且部分的老师班主任并不能意识到自己方式的陈旧乃至错误,这也导致了有些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及时沟通的机会。
2、心理沟通内容脱离实际
在目前的初中班主任和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沟通的内容和重点与现实完全脱节的现象。并且在教育的工作中,知识理论太多、原则性太强并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虽然现在一直强调理念更新,但是心里沟通的内容往往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许多班主任注意不到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需求,他们并不积极主动的与班主任进行心理沟通和交流。学生在接受德育和与老师沟通的过程中往往都是被动的,没有起到心理沟通和德育应该具有的作用。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也没有能将自己学习到的内容和自己想表达的思想完全运用到实践中。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心理沟通的策略
1、合理把控师生关系
许多学生在与班主任之间的沟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姿态都是不配合的。初中班主任的日常德育工作很难展开。学生由于负面情绪的影响,也会导致许多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如果想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敞开心扉,主动的与班主任老师交流自身的困境和烦恼,班主任老师就需要更加精确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和教育情况。这需要班主任老师和学生的接触过程中,不要将自己放在学生的对立面,而是应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建立起积极健康的师生关系。
如在开展班会和一些德育活动的过程中,不应以自己的主观意念强加在学生身上,而应更加合理的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日常生活琐事的处理。通过日常中微小的变化,来树立初中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观念。
想要合理的把控师生关系,就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把自己与学生平等对待,新定位自己的教育角色。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同伴,而不是处于领导地位的支配者。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日常的学习中与教师进行高效率的沟通,这样更加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该举措有利于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对师生关系树立正确的三观,也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2、进行相应模式创新
现在的初中生都处于敏感的青春期,传统的面对面的德育和心理沟通的方式,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也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目前传统的心理沟通和班主任的德育方式,都是通过班主任和班里学生的一对一的对话来进行的。在现代,传统的德育方式和心理沟通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班主任老师可以尝试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来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一来,班主任和学生的沟通,就可以抛开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以非面对面的形式进行交流。这样一来,师生之间的交流难度会降低,交流障碍也会减小。
例如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课堂上,也可以通过播放与德育教育有关的案例视频和音频,让学生建立与之相应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传统的班主任主持、同学在下面听的方式太过于单一和枯燥,而音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更加生动,有利于初中生在课堂上的精神领会。这种生动的方式会使知识变得有趣,初中生也会不由自主的进入德育教育的氛围中来,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也会自觉的改进。因此,班主任老师在日常的德育教育和心理沟通教育进行时,可以使用新的模式来提高德育教育和心理沟通教育工作的效率。
2、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有时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和班里的现实情况可能是脱节的,如果班主任所管理的班级日常氛围是压抑的,生活氛围是颓废的,那么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久而久之也不会有很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和心理沟通的能力。班级里的同学久而久之也会失去了对生活和学习的兴趣,进而出现心理问题。这样的班级并不有利于德育教育工作和心理沟通工作的展开,班主任想要在班级里进行德育教育工作和有效率的心理沟通,要学会布置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比如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可以言传身教,通过实际事例来引导和影响。可以通过宣扬班级里的优秀同学的事件和相应的德育观念来影响班里的学生。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应该在细节上对学生的注重潜移默化。班主任要进行阳光、有趣、轻松的班级氛围的构造,使得班级里的同学热爱集体。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会不自觉的接受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和心理沟通。这样一来学生才会将知识融入到实践中来,让德育工作所传递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融合到自己的行为模式当中,在实际的生活中加以运用。
三、结语
在初中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培养知识很重要,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也很重要。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是非常重要的。初中班主任老师要从实际问题出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及时的与班里同学进行心理沟通,了解学生的现状,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促进同学多方面更好的发展。班主任老师所进行的德育工作和心理沟通教育对于现在的初中生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影响了初中生正确三观的建立,也影响了初中生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现沐.初中班主任班级德育和心理沟通探讨[J].中华传奇,2019(02):167-168.
[2]汤虎.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21(11):173-174.